目前市场最大的有利因素,是政策托底明显。前有新国九条、优先股、沪港通,中有新股均衡发行、定向降准,最近则是PMI持续回升,国务院鼓励险资支持股市长期稳定发展。一波又一波的政策利好不仅体现了管理层对股市的重视和关爱,也强化了市场对2000点政策底的认同,因此在2000点附近经常出现一些如两桶油等的护盘动作,空头的抛压也相对减轻。
但与此同时,投资者也很无奈地感受到市场的疲弱。因为虽然有频频的政策暖风,海外市场也是迭创新高,但A股市场却视而不见、无动于衷,持续弱势徘徊。打个比方,就像一个人掉入河中,现在救生圈左一个右一个地扔过去,但他始终没反应或者抓不住,只能说明情况危险,即缺乏内生性自救的能力。股市亦有类似。从市场层面看,2000点附近盘整如此之久,久盘必跌、不进则退已经是市场的自然要求。只是,受到政策底的对冲,目前还在这里僵持,但有一点很清楚,就是如果没有强而有力的外力助推,反弹的空间是没有的。
除了多空相持外,资金面的流向同样重要。根据万得、大智慧、东方财富网等的相关统计,近期市场增量资金匮乏,存量资金也在不断流失。以东财网统计为例,本周前三天主力资金净流出210亿元,上周净流出135亿元,前周和再前周也分别净流出96亿元和374亿元。可见,目前的存量资金仍在不断离场,“跑冒滴漏”仍在持续。从供求关系的角度看,没有增量资金的介入,大盘要水涨船高几乎是不可能的。拉锯,已成为多空双方都能接受的最好结果。
从目前看,在6月份CPI数据公布后,后续还有国家统计局、央行、海关总署等陆续公布二季度GDP、投资、贸易、消费、货币供应等数据,股市短期还有等待观望过程。但一般认为,宏观大幅超预期的可能不大,也不大可能推动行情趋势转折或者打破僵局,因此上有顶、下有底,窄幅震荡的走势仍将延续。如果七八月份仍然保持现有状态,那么到了9月份以后,随着年底因素的周期性临近,股市向下突破的几率将大大增加。
从操作看,短线投资者一要控制仓位,不宜过于激进,二是关注小市值、题材股热点,短平快参与。至于中线,也需要有两手准备。
申银万国 钱启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