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2: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09月09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民新语
威武“老干妈”
孙佳音
  孙佳音

  “老干妈”一共有几种口味?一周前,我对“老干妈”的理解仅限于“豆豉”加“油辣椒”的粗浅印象,家里厨房大概也有一罐,偶尔泡面太寡淡了才略略放一点。一周来,我跟着陕西卫视“丝绸之路万里行”媒体采访团,从希腊转战意大利,从奥斯曼帝国时代的军事重镇卡瓦拉一路奔袭到文艺复兴的发祥地佛罗伦萨,古迹看了不少,政要见过一些,但最大的“收获”是,我知道了“老干妈”原来有很多种不同的味道,真长见识。

  除了最常见的“风味豆豉油制辣椒”和“辣椒油”,约摸还有“干煸肉丝油辣椒”、“辣三丁油辣椒”、“精致牛肉末豆豉辣椒油”、“风味鸡油辣椒”、“肉丝豆豉油辣椒”、“风味水豆豉”和“香辣酱”。能完成这准确且相对完整的统计,是因为几乎每一顿正餐,都会有人拿出各种风味“老干妈”,无论是行车路边的简餐,还是政府招待的宴会,无论是餐前面包,还是芝士浓郁的意大利海鲜面,或者牛肉、鱼排甚至青口贝,“老干妈”都是不可或缺的存在。完全践行了“有华人的地方就有‘老干妈’”,煞是威武。

  且不说礼仪规范,也理解团队从西安出发,途经亚欧八国已逾50天,思乡情切;甚至我还“歹毒”地揣测,一些人是试图用这样的方式暗示自己和领导“出门工作,相当辛苦”。但,为何就不愿尝试一下地道的异域风味呢?若如此固执地抱守着自己的热爱,而拒绝接纳丁点新鲜事物,当年葡萄、核桃、胡萝卜、胡椒、黄瓜、石榴也大概没有机会,借由绵长的“丝绸之路”慕风远飏,根植中土了吧。

  大约让同胞们不甘退守半步的,除了“老干妈”还有很多。比如对中药的“信仰”,即便现代医学已如此昌明;比如对“上下五千年,英雄万万千”的骄傲,哪怕目前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还不足三千年。又比如对“圣君”的希冀历久弥新,千百年过去,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始终被颂扬。我们对好的管理者的热望,仍远远大于对先进制度和严明法纪的期待。

  想起这些,一股“老干妈”的豆豉味道翻涌上来。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专版
   第A10版:新民资讯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特别报道
   第A15版:文娱新闻
   第A16版:文娱新闻
   第A17版:体育新闻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财经新闻
   第A20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A21版:新民健康/医界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夜光杯
   第A24版:阅读/连载
   第A25版:专版
   第A26版:专版
   第A27版:专版
   第A28版:专版
   第B01版:新民旅游
   第B02版:出行优荐/新民旅游
   第B03版:新民旅游/出行优荐
   第B04版:出行优荐/新民旅游
   第B05版:旅游资讯
   第B06版:旅游资讯
   第B07版:旅游资讯
   第B08版:旅游资讯
   第B09版:旅游资讯
   第B10版:旅游资讯
   第B11版:旅游资讯
   第B12版:旅游资讯
   第B13版:旅游资讯
   第B14版:旅游资讯
   第B15版:旅游资讯
   第B16版:旅游资讯
   第B17版:旅游资讯
   第B18版:旅游资讯
   第B19版:旅游资讯
   第B20版:旅游资讯
汽车反垄断缘何“口惠实不至”
飞人的另一半
威武“老干妈”
“自主保洁”遇挫背后的共识困境
明码标价
“作秀”的风险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2威武“老干妈” 2014-09-09 2 2014年09月09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