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0:民间收藏/国家艺术杂志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02月07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铜镇寄情怀
夏 城
  ◆ 夏 城

  吴昌硕(1844—1927),原名俊、俊卿,字昌硕、仓石,别号缶庐、苦铁等,浙江安吉人。中国近现代书画艺术发展过渡时期的领袖级人物。“诗、书、画、印”四绝,为“海派”的代表人物,曾担任享誉海内外的百年名社西泠印社首任社长。吴昌硕与任伯年、蒲华、虚谷同为“清末海派四大家”。

  吴昌硕的篆刻、书法、绘画、诗文等有着杰出的艺术成就和不朽的精神风骨,他还擅写“石鼓文”,扑茂雄健,精气盘旋,突破陈规而自成一家,表现出一种遒劲感与气势,从而给人以视觉的丰丽竣逸之美。2014年3月,我爱人的哥哥送我两枚铜质镇纸,上面有吴昌硕的石鼓文。这两枚镇纸是他在30多年前,一次出差时,从旧品市场买下的,一直收藏至今,虽因时间久远,表面有些磨损,但所刻的字仍然清晰。

  石鼓文,我国现存最早的刻石文字之一。在十块鼓形石上,用籀文(即大篆)分刻着十首为一组的四言诗。因内容为歌咏秦国君的游猎情况,也称为“猎碣”。唐初在天兴(今陕西风翔)三畸原出土。以前有人误认为周文王或宣王时的石刻。近人考证为秦刻石,但仍有秦文公、秦穆公、秦襄公、秦献公等不同说法。历来都很推崇其书法。现在其中一石字已磨灭,其余九石也有残缺,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这两枚吴昌硕石鼓文镇纸,不仅是一种回忆,更是一种表达。我看着这两枚镇纸,既为吴昌硕的书法而震撼,更为它的美文而钦服。去年正值吴昌硕大师诞辰170周年,得些佳物,也受到知识的陶冶、哲理的启迪和诗意的熏染,可谓典型的文化大餐。为继承和发扬吴昌硕大师的艺术成就,以及缅怀他的不朽精神风骨,人们会将这一国粹发扬光大,永恒传承。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专栏
   第A03版:新民观察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社会新闻
   第A06版:新民资讯
   第A07版:中国新闻
   第A08版:国际新闻
   第A09版:界视新
   第A10版:新视界
   第A11版:文娱圈
   第A12版:动态/文娱圈
   第A13版:文娱圈/动态
   第A14版:动态/文娱圈
   第A15版:广告
   第A16版:体育新闻
   第B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2版:城市话题/国家艺术杂志
   第B03版:国家艺术杂志/海外专稿
   第B04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B05版:国家艺术杂志/镜头艺术
   第B06版:新民展厅/国家艺术杂志
   第B07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
   第B08版:名家示范/国家艺术杂志
   第B09版: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第B10版:民间收藏/国家艺术杂志
   第B11版:国家艺术杂志/邮珍赏析
   第B12版:家装专版
   第B13版:夜光杯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阅读/连载
   第B16版:目击
西谛书跋
铜镇寄情怀
寄情的紫砂赏盘
“中国首创”的老商标
新民晚报民间收藏/国家艺术杂志B10铜镇寄情怀 2015-02-07 2 2015年02月07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