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4: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牛博士对马妞说)
~~~(牛博士对马妞说)
~~~(牛博士对马妞说)
~~~(牛博士对马妞说)
~~~(牛博士对马妞说)
~~~(牛博士对马妞说)
~~~(牛博士对马妞说)
~~~(牛博士对马妞说)
     
2015年02月14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涂蜜与非礼
(牛博士对马妞说)
戴逸如
  戴逸如 文并图

  且慢得意。你知道了一句德国成语,仅此而已。托尼学中文正在兴头上,视中国文化为初闯入的阿里巴巴洞穴。是,我国有农历腊月二十三日送灶神的习俗,是要给灶神爷吃饴糖、汤圆的,让他甜甜嘴,向玉皇大帝述职时能多为人间说好话。托尼认为他们的成语“在某人嘴边涂蜂蜜”源于中国习俗,其实并无可靠的证据。

  德国的仨小孩遮眼、捂嘴、塞耳的雕塑工艺品,倒确实源于“非礼勿视,非礼勿言,非礼勿听”。还有别国猴子遮眼、捂嘴、塞耳的,也有由鸟类用翅膀做出这三种动作的。可见《论语》的“非礼勿视,非礼勿言,非礼勿听”得到了广泛认同。其实三个“非礼勿”之后还有一句“非礼勿动”。前三个是第四个的铺垫,作者的落脚点在“动”上。很遗憾,因为“动”的形象表达困难而被舍弃了。这里,我们应当清醒的是形象传播的局限性。

  “涂蜜”很可能只是两个民族通感的不谋而合。假如源于我们的习俗,你理当学学德国人的善于吸收。沾沾自喜是很没出息的。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专栏
   第A03版:上海新闻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中国新闻
   第A06版:国际新闻
   第A07版:新民资讯
   第A08版:新民图视绘
   第A09版:新视界
   第A10版:新视界
   第A11版:文娱圈
   第A12版:动态/文娱圈
   第A13版:文娱圈/动态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体育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B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2版:城市话题/国家艺术杂志
   第B03版:国家艺术杂志/海外专稿
   第B04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B05版:国家艺术杂志/镜头艺术
   第B06版:新民展厅/国家艺术杂志
   第B07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
   第B08版:名家示范/国家艺术杂志
   第B09版: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第B10版:民间收藏/国家艺术杂志
   第B11版:国家艺术杂志/邮珍赏析/新民拍卖俱乐部
   第B12版:博物巡览/国家艺术杂志
   第B13版:夜光杯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阅读/连载
   第B16版:目击
职校生也有“春天”
涂蜜与非礼
惊鸿一瞥
汉堡街头行为艺术
我的“八样”粥
诗句抄错何其多
今宵灯谜
老伴的“书卷气”
新民晚报夜光杯B14涂蜜与非礼 2015-02-14 2 2015年02月14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