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备技术人才
市人保局局长周海洋透露,当前及“十三五”期间,力争本市每年新增高技能人才4万人,其中技师、高级技师1万名。近年来,本市实施“首席技师千人计划”,目前,已累计认定资助821名首席技师、82个技能大师工作室,其中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共22个。下一步,本市还将要继续推进首席技师和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
市教委主任苏明介绍,到2020年,本市接受本科及以上职业教育的学生将达到一定规模,为社会提供一大批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和劳动力市场新需求的高素质劳动者和知识型、发展型技术技能人才。
改革招生制度
本市将根据产业结构调整和行业需求,逐步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鼓励职业院校开展国际水平专业教学标准实施试点,探索在职业培训机构中开展“双证融通”试点工作。
《决定》透露,本市将完善“文化素质+职业技能”招生录取制度,增强专科高职院校分类招生吸引力。建立行业标准和职业资格证书体系、专业标准和人才培养、岗位准入和参考薪酬三者之间深度融合机制。结合国家职业标准,根据本市产业发展的需要开发相关培训课程,明确考核内容,制定新业态新技术的专项职业能力标准。逐步建立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教育学历证书与开放大学、成人高校课程之间的学分转换制度。
教师可评“正高”
在国家有关部委支持下,本市将在中等职业学校开展设置正高级教师职称的试点。本市还将建立职业院校教师与企业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双向聘用机制;专业教师每5年必须在企业实践1年以上。依托行业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建立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教师企业实践基地。
建立智慧教室
根据规划,本市将探索虚拟实训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打造一批创新实验实训中心和智慧教室。本市将打造职业教育“三大”信息平台:以职业院校师生为主要服务对象的教学和学习平台;完善包括数字图书馆、精品课程、网络课程等优质教学资源的信息化资源平台;建立基于大数据决策分析的信息化管理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