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友谊:像到兄弟家探访
19日,习近平在巴基斯坦《战斗报》和《每日新闻报》同时发表题为《中巴人民友谊万岁》的署名文章,称“这是我首次访问巴基斯坦,但我感觉就像到自己兄弟家中探访一样”。20日至21日,他将会见侯赛因、谢里夫等领导人。
20日,习近平乘专机离开北京前往巴基斯坦。巴基斯坦GEO电视台称,中国主席的专机进入巴境内后,将有8架中巴联合生产的枭龙战机组成编队为专机护航。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刘宗义指出,中巴两国政府、军队及社会各界保持着紧密联系,半个多世纪以来的相互支持,以及由此产生的相互信任和深厚感情是中巴关系深化和扩展的基石。
谈合作:签460亿美元合同
据巴媒体报道,在两天访问中,中巴将签署一系列基建合同,价值预计达到460亿美元,包括“中巴经济走廊”的相关建设,例如道路、铁路及与中方运营的瓜达尔港相关的能源项目,同时也将就向巴方出售8艘潜艇展开谈判;21日,习近平将在巴议会发表演说。
刘宗义表示,在经历了十多年的国内动荡和经济停滞之后,巴各界迫切希望发展经济,希望引进外资解决能源短缺、基础设施严重不足等问题。
中巴经济走廊及其他经济合作项目的推进将有效解决巴能源和电力不足、基础设施落后的问题,为巴民众提供大量就业机会。而北起中国新疆喀什、南至巴基斯坦瓜达尔港中巴经济走廊是当前“一带一路”计划中获得巴基斯坦政府和民众支持度最高、推进最顺利的一个,是“一带一路”的旗舰项目。它将中国、中亚、南亚三大经济区域联接在一起,并通过瓜达尔港直通中东。
中巴经济走廊不仅是经济合作,也是战略合作,对中国和巴基斯坦的经济发展、能源安全和战略安全意义重大,是真正的双赢合作。中巴经济走廊及其他经济合作项目的建设标志着中巴关系从以前主要集中于政治、安全和战略领域转向战略和大规模经济合作并重,中巴成为真正的发展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
谈挑战:需稳定巴安全局势
然而,刘宗义指出,中巴经济合作依然面临挑战。其中,最主要挑战便是巴国内安全局势不稳。中国希望经济合作带动的经济社会发展能为巴解决国内安全问题提供条件。同时中国也希望与巴方合作维护阿富汗局势稳定,以保障“一带一路”平稳推进。另外,在经济合作中中国需要注意投资和项目的合法、透明。中巴经济合作为巴方带来巨额外资和大批工程项目,中国需要平衡巴国内各大政治经济家族或集团的利益,避免斯里兰卡式的风险,并且必须真正使当地民众感受到实惠。
他还强调,中巴合作要长盛不衰,还需要让中巴友谊世代传承。巴年轻一代受西方影响较多,对中国有不同看法,双方都必须重视年轻一代友谊的培育。
本报记者 齐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