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一部诙谐的《“糖”诗三百首》深受糖尿病患者的追捧。许多糖尿病患者表示,不仅可以从这些诗歌中学到很多糖尿病的保健知识,还能以幽默的态度坦然面对糖尿病。对此,眼科专家李文化副主任医师提出,在糖尿病高发的今天,患者们对于控制血糖的普及程度已经远远超过了十年之前。然而糖尿病患者只是关注血糖的保健,却甚少或忽视了糖尿病对眼底的伤害。她提醒,如果已经出现视力下降、眼前黑影、看东西变形或者视物遮挡等症状,那么可能已经出现了糖尿病眼病,应当尽快进行详细的眼底检查。
一半“糖友”伴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富贵病”也随之而来,其中糖尿病就是对人体各项机能影响最大的疾病之一。然而,在糖尿病引起的各种并发症中,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很容易被患者忽视。
李文化主任介绍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最严重的眼底并发症之一。它的形成是由于长期高血糖导致视网膜血管的管壁受到侵蚀,前期可能会出现视网膜内小的出血、渗出。之后血管变细、闭塞,从而使大片视网膜缺血、缺氧,刺激了新生血管的产生。李主任说,在这种环境下长出的新生血管极易自发破裂,新生血管周围的纤维组织还会收缩,牵拉视网膜脱落造成失明。
据统计,在糖尿病病人中,几乎有一半的人伴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特别是糖尿病时长超过15年的患者。李主任指出,早期糖网病没有任何症状,眼睛不疼不红,视力也正常。大多数糖尿病患者实际上都已有视网膜病变,甚至到了病变晚期,直到发生了血管破裂出血或造成牵拉性视网膜脱离、视力突然严重下降时,患者才想到看眼病。这也是糖网病致盲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
李文化说,发现罹患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也不必太紧张。由于病变的严重程度与血糖的稳定程度有直接的相关性,因此首先要严格控制好血糖。同时还应定期复查眼底,发现问题尽早处理,以免因病变发现较晚丧失治疗机会。
眼前出现黑色“漂浮物”或“蜘蛛网”应立即就诊
李主任指出,在大于40岁的糖尿病患者中,约有40%患者存在眼底病变。这些眼底病变患者因病变发展或血糖控制不好,会出现不同程度地视力下降,严重时单眼或双眼视力大幅下降,甚至无光感。当病变发展至黄斑区域时,会引起视野内视物缩小变形或有暗影,病人感觉眼前有黑的“漂浮物”或“蜘蛛网”。如果此时仍然听之任之,当眼底发生增生性病变的时候,新生血管大量出血将涌至玻璃体腔,将严重影响视力甚至失明。
对此,李主任建议糖尿病患者从确诊时就应当立即到医院进行眼底散瞳检查。如果发现已经出现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表现,应当每3个月进行一次眼底检查;暂时没有问题的糖尿病患者也应当每年检查一次,防患于未然。如果已经出现视力下降、眼前黑影、看东西变形或者视物遮挡等症状,那么可能已经出现了糖尿病眼病,应当尽快进行详细的眼底检查。
李主任表示,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是一项无创的眼科检查,可以帮助早期发现糖尿病引起的黄斑水肿,往往比医生的肉眼判断更为准确。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是根据造影观察眼底血管的情况,例如血管渗漏、新生血管和视网膜缺血区。专科医生需要根据眼底各项检查结果来判断病变的严重程度,以便判断需要进行怎样的治疗。
微创玻切铺平糖网病光明之路
李主任表示,在治疗方面,不同时期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也有所不同。她解释道,轻到中度的非增殖期糖网可以保守治疗。目前西药疗法也仅针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前三期。李主任说,增殖期糖网病会引起严重的玻璃体出血,眼底也会出现新生血管,但这并不意味着再也没有治疗手段可以进行干预。她指出,玻璃体切割术已隶属于精确到毫米级的微创手术,无需再进行创口缝合,可以帮助患者快速有效恢复玻璃体透明介质,扼制病情进一步发展。破除过去增殖期糖网病不可治疗的说法。
新民健康推出眼科免费专家咨询号
即日起,新民健康工作室特别推出“免费送专家咨询号”活动,本期将分别送出30名眼科专家李文化医师咨询号和30名眼科专家董珺医师咨询号,有需求的读者可拨打新民健康工作室热线021-62476396(10:00-17:00),或发送短信“专家+姓名+联系方式”至18917328756报名参与。
李文化 医学硕士
擅长: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药物、激光以及手术治疗;老年性黄斑变性的诊断及治疗;微小切口玻璃体切割治疗视网膜脱离以及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黄斑裂孔及黄斑前膜的手术治疗以及超声乳化、玻璃体切割联合性手术;玻璃体切割眼球内异物取出术。
董珺 医学硕士
擅长:眼底病的诊断与激光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及眼外伤等玻璃体、视网膜手术;超声乳化手术治疗白内障;黄斑裂孔及黄斑前膜的手术治疗以及超声乳化、玻璃体切割联合性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