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年轻女孩从祖国念完高中,拖着两只行李箱飞往澳大利亚,在那里开始了半工半读的留学生活。
为了节省生活费,她从不打车,只坐公共交通。渐渐地,她发现当地公交系统的售票处是自助的,不设检票口,也没有检票员,甚至连随机性的抽查都非常少。
她精确地估算了这样一个概率:逃票而被查到的比例大约仅为万分之三。她暗暗高兴,从此之后,她便经常逃票上车。
三年过去了,名牌大学的金字招牌和优秀的学业成绩让她充满信心,她开始频频地进入跨国公司的大门,踌躇满志地推销自己。但这些公司都是先热情有加,然而数日之后,却又都是婉言相拒。一次次相同的失败,使她焦急,然后是愤怒。
“我这么努力,为什么得到的是这样的结果?”她认为一定是这些公司有种族歧视的倾向,排斥外国人。
最后一次面试,不出意料,还是一样。她要求该公司给出一个合理的理由,于是就有了以下的对话——
“女士,我们并不歧视你,相反,我们很重视你。我们对你的教育背景和学术水平都很感兴趣,老实说,从工作能力上,你就是我们所要找的人。”
“那你们为什么要拒绝我?”
“因为我们查了你的信用记录,发现你有三次乘公交车逃票被处罚的记录。”
“我在这里坐了无数次公交车,那三次是个意外。”
“我们注意到,第一次逃票是在你来我们国家后的第一个星期,检查人员相信了你的解释,因为你说自己还不熟悉自助售票系统,只是给你补了票。但在这之后,你又两次逃票。”
“那时我刚好没有零钱。”
“不,不,女士,我不同意你的解释,我们有理由怀疑在被发现逃票前,你可能有十几次、几十次甚至上百次的逃票经历。”
“我没有!你们不能因为这点小事就这样怀疑我!”
“小事?女士,这对你来说可能是小事,但我们不这么认为。这证明了两点:第一,你不尊重规则。你善于发现规则中的漏洞并恶意使用;第二,你不值得信任,而我们公司的许多工作是必须依靠信任进行的,因为如果你负责了某个地区的市场开发,公司将赋予你许多职权。为了节约成本,我们没有办法设置复杂的监督机构,正如我们的公共交通系统一样。可以确切地说,在这个国家,你可能都找不到雇用你的公司。”
直到此时,那个年轻女孩才如梦方醒,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