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4: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06月07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黄贻钧的“第一”
李定国
  李定国

  今年的“上海之春”,举办了一系列纪念中国交响乐奠基人、一代指挥大家黄贻钧先生百年诞辰的活动。作为在中国音乐史上有着深远影响的人物,我们不应忘却黄贻钧先生创造过的许多中国“第一”。

  早在上世纪三十年代,他就在兼职的“百代”唱片公司,组织起一支中国最早的国乐队,为唱片的录音伴奏或“补白”演奏。黄老在乐队里,除了担当二胡主奏外,最主要的任务是为乐队配器、作曲。脍炙人口、流传至今的《花好月圆》就是他在那时创作的经典作品。

  黄老是上海国立音专早期的学生。当年,他在黄自门下学习理论作曲,同时还选修了多门管弦乐器的演奏;在校外,又自费跟随德国音乐家弗兰克尔学习乐队指挥。因黄老吹奏的小号和圆号过人,而被当时全由外国人组成的上海工部局交响乐团选中,成为该团最早的华人乐手。

  在此期间,他没放掉老本行,陆续为《天伦》《小城之春》等几十部电影、话剧配乐,深受圈内外好评。

  上海解放后,人民政府接管了过去的交响乐团。原来的外籍指挥及许多乐手都陆续回国。新生的上海交响乐团一时群龙无首,没有了指挥,乐队的编制也严重不全。于是,既能作曲指挥,又精通各种管弦乐器的黄贻钧先生,临难受命,成为新的乐团领导兼首任指挥。

  1950年秋,初生的上海交响乐团经过黄贻钧先生悉心调教后,在兰心大戏院首次亮相,便一炮打响。一台中国交响作品音乐会,令人耳目一新。

  黄老主政上海交响乐团的这些年,先后挖掘、提携、培养和引进了韩中杰、陆洪恩、陈传熙、曹鹏等一流指挥家和驻团著名作曲家瞿维、朱践耳;也为乐团积累、保留了一批外国名家的经典曲目。但黄老更注重中国作曲家的作品。由他指挥首演的就有:冼星海的《第一、第二交响曲》;李焕之的《春节组曲》;贺绿汀的《森吉德玛》、《晚会》;丁善德的《长征》;瞿维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王云阶的《抗日战争》和朱践耳的《节日序曲》等。

  1958年,正值壮年的黄贻钧,经过多年的舞台洗礼,指挥技艺日臻。那年夏秋之交,他应邀赴莫斯科,指挥苏联国家交响乐团,大获成功。现今中国指挥界教父式的人物,如黄晓同、曹鹏、郑小瑛等,当时还在那里留学。他们目睹,也见证了黄老当年的风采。由此足见,黄老在中国乐坛的地位。

  1981年,年近古稀的黄贻钧,受最负盛名的指挥大师卡拉扬盛邀,去德国指挥柏林爱乐。一位中国指挥,能随心所欲地驾驭这支世界顶尖的交响乐团,无疑是开天辟地,更是中国人的骄傲。当地的主流媒体纷纷赞叹黄老的指挥技艺,欧洲观众更惊叹黄老带去的中国曲目是“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黄老的德国之行,使他的指挥艺术到达了巅峰。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长江客轮翻沉事件特别报道
   第A03版:长江客轮翻沉事件特别报道
   第A04版:长江客轮翻沉事件特别报道
   第A05版:2015高考进行时
   第A06版:时政/要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新民资讯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文体汇
   第A12版:聚焦/文体汇
   第A13版:文体汇/聚焦
   第A14版:聚焦/文体汇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目击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阅读·连载
   第B06版:都市专栏/星期天夜光杯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记忆
   第B08版:译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纪实
   第B10版:上海珍档/星期天夜光杯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亲子阅读
   第B12版:新智/星期天夜光杯
   第C01版:金色池塘
   第C02版:晚晴风景/金色池塘
   第C03版:金色池塘/长命百岁
   第C04版:银发社区/金色池塘
陪弗瑞德参观巴金故居
智慧快餐
三进西藏
扫一扫,关注“夜光杯”
逃票的代价
先当“虎女”
三言两语记
黄贻钧的“第一”
今宵灯谜
新民晚报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B04黄贻钧的“第一” 2015-06-07 2 2015年06月07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