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岩写儿童诗始于1955年,她刚25岁。那年中国作协号召作家为儿童写作,她的丈夫贺敬之苦吟一夜,只写出短短几行。柯岩天亮起来,见他愁眉不展,一问竟是为写儿童诗,就说:“这有什么难的?我来试试。”结果,一天时间,写出九首。贺敬之睡醒一看,大为惊讶。当年12月号《人民文学》刊出了她的《儿童诗三首》,可算是她的处女作。《坐火车》即其中之一:
小板凳,摆一排,
小朋友们坐上来。
这是火车跑得快,
我当司机把车开。
(轰隆隆隆,轰隆隆隆,呜!呜!)
抱小娃娃的前边坐,
牵小狗熊的往后挪。
皮球积木都摆好,
大家坐稳就开车。
(轰隆隆隆,轰隆隆隆,呜!呜!)
穿大山,过大河,
火车跑遍全中国。
大站小站我都停,
注意,到站下车别下错。
(轰隆隆隆,轰隆隆隆,呜!呜!)
唉呀呀,怎么啦?
你们到站都不下?
收票啦,下去吧,
让别人上车坐会儿吧!
(轰隆隆隆,轰隆隆隆,呜!呜!)
全诗都是孩子自语,分明是一个人“过家家”的语音记录。看得出,诗人下笔时,真正沉浸到了幼儿的游戏世界里,所以涉笔成趣,童趣满溢而出。第一节中,那句“这是火车跑得快”,显得特别郑重,这是孩子掌握的新知识,因而很显凸出。第二节中,前两句写她指挥若定,很一本正经,但“牵小狗熊的往后挪”有点奇特,到第三句,“皮球积木都摆好”就更漏馅了,看来这还不是个真正的司机(其实应是乘务员)。第三段显示火车飞驰,这列火车要“跑遍中国”,而且“大站小站”全停,小乘务员显得挺称职。第四段最有趣,她“轰隆隆隆”跑了一大圈,忽然想起车上的人都坐着没动,于是责怪起来,“怎么啦?”“都不下?”她要把乘客轰下去了,当然是出于好心:“让别人上车坐会儿吧!”但这样一来,乘客上车好像不是为了旅行,只是来坐坐玩玩似的——她虽在扮演司机,心里想的原来还是“过家家”!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现在的幼儿文艺演出,还常会朗诵这首诗。
这样的诗对于幼儿的文学启蒙无疑是合适的。柯岩的很多儿童文学精品都被收入于2006年初版的《帽子的秘密》里,值得找来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