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岁时精神矍铄,思维清晰,身板硬朗,仍常出诊;半天坐堂看病,头不晕,腰不痛;作医学报告站立几个小时不在话下 ;他写作出书或写学术文章,有时常奋战至半夜;病房在十六楼,他坚持走步上楼,极少坐电梯。而今干老已104岁,工作与生活仍充满了活力。江苏省中医院许多年轻医生都赞扬干老的身体真健,“有这样好身体,能为国家多工作数十年,贡献他的才华和宝贵经验,干老是我们年轻人学习的楷模。”
干祖望(见下图)生于1912年,17岁学医,21岁开业,首创中医耳鼻咽喉科。他是我国中医耳鼻咽喉学科创始人之一,首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1987年在首届中华中医药学会耳鼻喉科分会成立仪式上,他当选为主任委员。2014年被评为第二届国医大师。
干老是我国中医脾胃学派大家,治病思路创新,首创“干氏中医耳鼻喉科理论体系”。笔者因顽固性慢性鼻炎,用西药好好坏坏,久治不愈。一次利用出差去南京机会,请他诊治。干老说,慢性鼻炎多数人认为是肺气不调所致,我认为是脾虚中气不足,导致清气上升和浊气下降功能失调而成,因此他给我开了补中益气汤、参苓白术汤等健脾补气之品,由此收到了很好效果,至今没有发过。
谈到养生,干老认为:动物在这方面很有经验,我们应该向它们学习。干老的主要做法是“猴行、蚁食、龟欲、童心”。
猴行——“人要像猴子一样灵活多动。”曾是干老学生、现江苏省中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陈小宁医师说:干老平时能站不坐,能步不车。每天上班、吃早茶都是靠走路。查起房来爬十几层楼梯不在话下。他认为运动可打通经络,平衡阴阳,疏通气血,保持代谢顺畅。相反久坐久躺,会使人体气血受阻,阴阳失衡,免疫力下降。
蚁食——一要像蚂蚁那样吃得杂一点。“挑食会使人体某种营养缺乏,影响机体和功能发挥。什么都吃一点,人体可获得较为全面营养。”二要像蚂蚁那样少食。“这对老年人来说尤为重要。老年人的肠胃功能和吸收消化能力都不如青年人,吃得太多太好,会造成体内营养、脂肪和废物堆积,易引起疾病,因此提倡每餐少吃几口,每餐吃七八分饱是科学的。”
龟欲——龟是个长寿动物,但欲望极少。“人也应该这样,少一些名呀、利呀的,遇事不要斤斤计较,不与人攀比。随遇而安,知足常乐。欲望太多,奢求太高,失望与烦恼会越多,到头来将影响自己健康与寿命。”
童心——要像小孩那样无忧无虑,快快乐乐每一天。孩子心灵纯洁,摒弃杂念,没有各种精神负担,最有利于身心发展。绞尽脑汁,胡思乱想,像有的老年人那样暮气沉沉,不仅伤身而且伤心。
干老还有个爱书、读书、迷书的好习惯。在他家的书柜里,中医典籍、四书五经、佛学道教、天文地理、古史今说、格律诗词等都占有一席之地。对书籍他还分了类,编号为四十余门,排列有序,用时可信手拈来。他还被南京文化界评为“藏书状元”。谈到读书的好处,干老认为:汉代文学家刘向说:“书犹药也,善读可医愚。”英国小说家毛姆说:“养成读书习惯,就给自己建造了一座逃避人生几乎所有不幸的避难所。”读书不仅能丰富知识,增进修养,开启智慧,而且能愉悦身心,延缓大脑衰老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