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软”面对人生转折
上午8时,格致中学校门外,一袭汉服的女孩小张很醒目。她和闺蜜小肖是该校上届毕业生。她们一大早就来为学弟学妹加油鼓劲,之所以穿上汉服,是因为“这是一个重要的日子”。而对小肖而言,一年前的高考并不算是太美好的回忆,由于最擅长的数学考试发挥失常,她只进了第四志愿。“其实也没关系啊,进大学以后,你可以去尝试很多新的东西。”小肖说,在辩论社、话剧社等一些社团活动中,她找到了自信。小肖从小喜欢数学,因为能“享受解题的快乐”,去年的志愿表上,她填了清一色的数学系,一年通识教育结束后,她仍将数学系作为第一选择。
“能谈谈你现在的心情吗?”“放轻松就好了。”“我们在大学等着你!”静安区唯一考点市西中学门外,同济大学大一学生潘旻倩和五六名同学忙着帮师弟师妹们录制毕业视频。男生郑廷轩今天6时就从松江大学城出发来送考,“同龄人送考会让人觉得更轻松些,希望能给他们心理减负。”郑廷轩说。开考后不久,家长很快散去,市西中学党委书记方秀红说,这已经成为这几年的常态,家长心态也日益平和。
“坚硬”守护内心理想
道一声加油,拍一拍肩膀,看着自己带了三年的学生走进考场,格致中学高三班主任曹李敏不由感慨,95后的孩子们越来越有自己的主张。虽然学校已经放假,但他们仍愿意每天聚在学校一起复习,感受集体给予自己的力量。曹老师从教20余年,她感叹,和以前上海学生不愿意去外地不同,如今,不少学生为了喜欢的专业,想要走出上海闯荡一番。一个女孩身体素质不太好,父母劝她留在上海,但她一心想当医生,填报了清一色的医学院,其中不乏外省市高校。
虽然已经被美国加州大学录取,格致中学高三女生王雪仪仍和伙伴相约送考,也感受一回高考气氛。这个高中阶段当过“学霸”、开过画展的女孩,这两天正忙着筹建一支摇滚乐队,7月份将要首演,还将制作专辑作为给伙伴们的后高考“狂欢礼物”。校长张志敏说,像这样有个性、有特长的孩子,在学生中越来越多。
本报记者 陆梓华 马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