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拥堵难免
“为什么像公务员考试、司法考试等人数并不比高考少的国家级考试都可以放在双休日举行,唯独高考却要死守每年6月7日、8日的‘老皇历’?”家住长宁区的周先生说,儿子的考场离家较远,他已在上周日和上周一分两次按着高考的时间去实地“踩点”,结果发现,周一必须比周日提早40分钟出门,才能基本赢回堵车的时间。周先生质疑说,难道高考提前一天举行就真的这么难吗?
建议从未停止
记者查阅发现,自2003年我国的高考时间提前到6月份以来的13年间,6月7日、8日两天恰逢双休日的一共只有3年,另有4年的考期是两天中有一天在双休日里,其余年份的考期则均在周中。
放在双休日高考,可以避免考生因交通拥堵而耽误考试,可以不影响借用考场的中学正常的教学秩序,也可以方便家长的接送。因此,多年来社会上就“修正全国高考时间”的建议一直没有停止过,甚至有专家提议全国秋季高考固定在6月份的第一个双休日举行,但国家教育部门始终以“在研究中”作为答复。
有业内专家透露,有关部门曾经也考虑过把高考放在双休日,但由于觉得高考时间固定是多年来的惯性,时间调整后,一套程序要跟着发生变化,会影响到录取工作。情况果真那么严重吗?如果高考提前或推迟两三天,就会真的打乱阅卷、录取工作的正常进程?我国的高考考务工作流程,就真的那么“一天也差不起”吗?
荒唐理由迭出
据悉,不改变高考日期的理由中还有一个更为荒唐的:“6月7日、8日容易记住,改日子的话,就会有考生记错考试时间。”事实上,高考生一年一届,大家只会记住自己当年的考试日子,谁会去记前几年在哪一天考试?何况,全国考生数比高考多得多的中考,就从来没有固定的日子,有谁见过中考生记错日子的?
能解释为什么要死抱着固定高考日期不变的理由,恐怕只有两个。一是有关部门想以此维护高考的权威地位,让大家有所谓的共同“高考记忆”。其实,这种“权威”不要也罢,高考改革的目的,就是要转变考试功能,将其从基础教育的“指挥棒”变成为教学和招生服务。二是教育部门的懒政,墨守成规、维持原状就不会有“错”,如果改了,一旦出了问题,就是自己的责任,但这肯定不是负责任的态度。
首席记者 王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