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3:文体新闻/文娱
     
本版列表新闻
“年轻人的音乐会”来到上海夏季音乐节~~~
“年轻人的音乐会”来到上海夏季音乐节~~~
“年轻人的音乐会”来到上海夏季音乐节~~~
     
2015年07月10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年轻人的音乐会”来到上海夏季音乐节
中外小作曲家深情“描绘”家乡
朱光
■廖书文和哈瓦·萨胡是昨晚的焦点 本报记者 郭新洋摄
  本报讯 (首席记者 朱光)纽约爱乐坚持了91年、关注音乐教育的“年轻人的音乐会”,昨晚移植到夏季音乐节上交音乐厅的舞台。上海乐队学院的13名学生与百余位纽爱乐手共同带来了这场极具教育示范意义的音乐会。

  纽爱教育项目“年轻人的音乐会”最早可追溯到1885年,正式创办于1924年,由乐团史上影响最大的音乐总监莱纳德·伯恩斯坦于1958年搬上电视后,轰动一时。这一类型的音乐会注重演奏前的讲解和剖析。乐队演奏每一首曲目前,主持人都会用浅显易懂、俏皮生动的语汇进行介绍,并不断激发观众联想。曲目则以短小、轻松,旋律活泼的作品为主。

  音乐会还力推新作,两位十多岁的小作曲家——来自中国内蒙古的廖书文和来自肯尼亚的哈瓦·萨胡昨晚成为焦点。她们分别以自己的家乡图景为灵感,创作了《狼之影》和《纽约,城里城外》,并完成了亚洲首演。她们的作品感情丰沛,充满视觉想象。廖书文说,在一次暑假旅行时,她创作了一首关于狼的诗。随后,她将这首透着苍凉的诗转化成了音乐语言。哈瓦则希望把她对于纽约的热爱投射在五线谱上。“我希望我的作品能展现出在纽约大街上就能看到的普通人和故事,描绘出人们对于纽约的第一印象。”

  让小小作曲家展示他们的作品,是纽约爱乐“年轻人的音乐会”的传统。“‘年轻人的音乐会’纯净、生动,但却都有着鲜明的风格”,纽约爱乐音乐总监艾伦·吉尔伯特说,“一个乐团有责任去填补学校对于音乐教育的缺失。我们应该搞清楚怎样才能运用好手头的资源,投注于音乐教育……”

  昨天也是夏季音乐节第三个青少年职业体验日。44位小志愿者参与了现场观众引导服务、采访等工作。当晚音乐会结束后,纽爱音乐总监艾伦·吉尔伯特向每一位小志愿者授予证书。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广告
   第A04版:时政新闻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评论/随笔
   第A07版:特别报道
   第A08版:特别报道
   第A09版:记忆中的抗战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上海新闻
   第A12版:上海新闻
   第A13版:社会新闻
   第A14版:互动
   第A15版:新民资讯
   第A16版:中国新闻
   第A17版:专版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国际新闻
   第A20版:文体新闻
   第A21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22版:专版
   第A23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24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5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7版:财经新闻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连载
   第A31版:阅读
   第A32版:专版
   第B01版:军界瞭望
   第B02版:人物/军界瞭望
   第B03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4版:兵器/军界瞭望
   第B05版:新民法谭
   第B06版:新民法谭
   第B07版:新民法谭
   第B08版:街拍/目击
古典巴士升“颜值” 老旧锅炉披“外套”
作家王树增推出《抗日战争》
中外小作曲家深情“描绘”家乡
新民晚报文体新闻/文娱A23中外小作曲家深情“描绘”家乡 2015-07-10 2 2015年07月10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