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年,我在法国第戎停留过短暂的时间,一个黄昏,一个晚上,还有一个早上。那个黄昏我走在第戎的街上,商店全都打烊了,视过分勤勉为恶习的法国人才不会耽误晚宴做什么生意呢。
第戎是一个跟吃喝紧密关联的城市,勃艮第葡萄酒产区,芥末原产地,另外还有鲜美的蜗牛。我在这个黄昏既没有喝葡萄酒,也没有吃蜗牛,只是漫无目的地在街上闲逛了一圈。路边的咖啡店和餐馆坐满了人。街景精致小巧,没有高楼,仅两三层楼的临街房子,好多都勾了鲜明的轮廓线,衬上不远处教堂的钟楼,有点童话的意思。对第戎,我没有做什么功课,因为是在从意大利佛罗伦萨到巴黎的途中的偶然的一个停驻。应该都逛过了,反正第戎就那么大。
这两天在读刚到手的西尔维娅·比奇的《莎士比亚书店》一书。都知道,莎士比亚书店是上个世纪前半叶法国巴黎的文人重镇,很多大作家从这里出发扬名世界,比如乔伊斯、海明威、菲兹杰拉德等人。我对旧闻八卦历来兴趣浓厚,拿到此书就赶紧读。书的前半部分讲了很多关于出版《尤利西斯》的逸事。《尤利西斯》的出版,是莎士比亚书店最大的一件事,也是最大的一个功绩。而我在这一部分反复读到一个法国的地名:第戎。
《尤利西斯》的出版困难重重,最后由经费拮据窘迫的小书店莎士比亚书店接手出版事宜。书的排版印刷交给第戎的一个老印刷商达朗迪埃先生。因订单早已发出,第戎那间爬满藤蔓的古老迷人的印刷厂里的灯光彻夜亮着,达朗迪埃先生和他的员工加班加点地赶制着。因为乔伊斯不断地在排出来的样稿上修改,甚至大段大段地重写(因为眼疾,乔伊斯的字犹如天书一样难以辨认),而比奇纵容他的这一行为,于是《尤利西斯》陷在排版、修改、调整、重新排版、重新修改、重新调整……这一没完没了的泥沼之中不得自拔。付了书款急于读书的顾客们不停地催促,比奇也急得要命,而达朗迪埃先生已经快疯了,特别是卡在《刻尔吉》这一章上,因为乔伊斯迟迟交不出打印稿来……这中间的故事当时十分惊险,事后看来很有戏剧张力。我这才知道,第戎,是《尤利西斯》的诞生地。
那天黄昏,在第戎街上的鞋店门口,同行的闺蜜小红看中了橱窗里的一双软皮平跟凉鞋,十分别致,且看上去就知穿着很舒服。看着紧闭的店门,看看时间才晚上七点过,虽然一路都在赞叹法国人享受生活,此时却十分埋怨他们的懒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