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两年,微信公众号大行其道,就算在电脑上读文章,也看到越来越多的作者在文章最底下注明自己的微信公众号,贴出二维码供大家扫描。
与此同时,以Google Reader在2013年7月1日停止服务为标志性事件,RSS订阅是实实在在地渐趋式微了。
RSS是英文Really Simple Syndication的缩写,通常翻译作“简易信息聚合”。举例说,譬如我有十个喜欢的博客,但每天一个个地址去查看更新太麻烦,有了RSS订阅,只需要把它们的网址输入订阅列表,打开阅读器,这十个博客的全部更新就会在同一个页面上集中按时间顺序显示。订阅的数量如果多到几十上百,还可以分组阅读,是高效率和个性化兼而有之的网络阅读方式。博客大热的那几年,每天打开订阅首页,标明更新的数字通常都是个两位数,平常发现了喜欢的作者,也习惯搜出博客地址加入订阅列表,他或她的新作品就再也不会错过。
然而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
有的比较光明磊落,直接发表声明:某月某日起停止服务。有的不言不语仿佛一切如常,可是订阅列表几个星期下来一篇也不见更新,到各个博客主页上查看,其实博主是有更新的,但阅读器却不再抓取。非常偶尔,隔好几个月,更新列表上忽然冒出篇新文章,像订了一年的报纸三五个月下来只在报箱拿到一份。
微信公众号当然也订阅了一些,但巴掌大小的手机屏幕上,用翻页的方式看一部长篇小说没问题,用滑动的方式看长文,滑个三五下往往就失去了耐心。在微信上读文章,通常看个开头觉得好,就转存云笔记到电脑上慢慢读,之后可以打标签、分组、全文搜索,都好过淹没在微信的时间线里。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习惯。
技术一路飞奔,阅读界面换了又换,最初的BBS论坛早已是怀旧对象,文艺青年深情回顾当年盛况:“有人在BBS上写下近万字长帖,第二天就一定有人写上三四千字回应楼主”。回忆中,在那个被昵称为“猫”的调制解调器一通怪叫后才能连上网的时代,人们情感浓烈,能量充沛。而后十几年沧海桑田,每个资深网民心中,怕都有几个打不开的网址,面目全非杂草丛生的页面,永远沉默的ID……无限怅惘思量,就像那句歌词:“模糊地迷恋你一场,就当风雨下潮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