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癌是起源于食管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全球范围内食管癌的发病率在恶性肿瘤中居第8位,死亡率为第6位。当出现吞咽困难、淋巴结肿大时往往已至晚期。目前,超过90%的食管癌患者确诊时已进展至中晚期,总体5年生存率不足20%。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主任委员、长海医院消化内科主任李兆申教授指出,食管癌变的发生是一个缓慢的、多阶段、多步骤的演变过程。人们不怕生病,就怕生晚期病,因为没有根治对策,治疗相当棘手。而癌症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降低死亡率并提高生存率的主要策略。尤其是在食管癌高危人群中应加强内镜筛查,这些人群包括超过40岁且有食管癌家族史、吸烟酗酒、嗜食刺激性或高温食物、体检发现癌前病变。通过及时有效的内镜治疗技术干预,发生了癌前病变的患者将拥有与正常人一样的生存期。
在日前举行的食管癌内镜高峰论坛上,特别发布了由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会和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内镜专业委员会组织国内相关学科专家制定的《中国早期食管癌筛查及内镜诊治专家共识意见》。该意见指出:早期食管癌通常经内镜下射频消融微创治疗即可根治,患者5年生存率可超过95%。李兆申教授表示,在提高早期病变检出率和诊断率的基础上进行内镜下早期治疗,是改善食管癌患者预后、节约国家医疗资源、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的有效途径。
在食管癌早期干预性治疗中,目前新的射频消融技术以患者能够耐受的方法,借助内镜手段快速切除巴瑞特(Barrett)食管上皮组织,降低巴瑞特食管进一步发展为食管癌的风险。该方法还用于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重度异型增生、胃肠道毛细血管扩张症、放射性肠炎出血、消化道平坦型上皮内瘤变、食道鳞状细胞上皮内瘤等。这一技术设备就像给内镜加按了一把小铲子,通过统一、可控的消融治疗,控制相同的组织切除深度,仅把病变组织完整铲除,减少对正常组织的损伤。
随着技术的普及与应用,国内50家三甲医院的消化内科将记录并分享病例诊治数据,并通过大数据的研究及分析,食管癌内镜早防早诊早治协同网络建设,为我国食管癌早期干预性治疗的开展提供研究支持,并为国家及地区食管癌防控策略的制定提供专业依据。 柏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