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5: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10月19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权威声音
“知识改变命运”应一直成立
杨朝清
  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13年应届生就业调查报告》显示,来自农村家庭的普通本科院校毕业生是就业最困难的群体,失业率高达30.5%。寒门难出贵子不是新话题,而现实再次拷问“知识改变命运”美好愿景。

  在就业的“理想国”中,就业质量应与一个人的教育、知识、创新能力挂钩,与家庭背景、人脉关系无关。但现实中,“出生”与“背景”总在关键时点隐隐作痛,让机会平等成为底层群体不可承受之重。而一些农村学子“毕业即失业”的背后,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改革命题:优质的教育资源集中于城市,优质的人脉资源集中于城市,“出身越底层,上的学校越差;上的学校越差,找的工作越差”,只有扭转这样的失衡,避免教育的“马太效应”,“知识改变命运”才不会是一句空话。

  知识就是力量。要让知识真正成为改变命运、增强社会流动性的动力,就需要全社会一起来创造更为公平、公正的就业环境。少一些 “萝卜招聘”“因人设岗”,多一些“英雄不问出处”“唯贤是用”,人力资本才不会白白流失,而有针对性地给予农村学子就业指导,在他们就业之路上多扶一把,也会让他们的人生之路更加稳当。(杨朝清 刊今日人民日报 本报有删节)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新民眼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民生速递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读者之声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新民资讯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
   第A18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0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阅读/连载
   第A24版:财经新闻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医苑/康健园
   第B03版:康健园/保健
   第B04版:康复/康健园
   第B05版:新民健康/慢病
   第B06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B07版:市场之窗/资讯
   第B08版:专版
如何看待“地铁吐痰事件”?
“康熙”去了
除了动手,还能干啥?
“知识改变命运”应一直成立
“老保姆”
杨颖为何争议不断?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5“知识改变命运”应一直成立 2015-10-19 2 2015年10月19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