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4: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11月29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行饭碗
施敏
  施敏

  儿时,村子里大人们爱端着饭碗到邻家去串门,趁着吃饭,拉家常、聊农事、讲闲话,在崇明乡下俗称“行(hang)饭碗”,极为传神。

  农村生活简单,节奏也慢,但人情味儿浓,平日里,门都是敞着的,进出自由。农闲时,地里、家里都没活了,又没收音机、电视机,每到吃饭辰光,村里便热闹开了,姑婆叔婶们端着大海碗,东家进、西家出,行饭碗行到谁家,第一句话一般会问:今天吃的是什么好小菜?走近餐桌看一看,夸奖青菜炒得油光光的碧绿生青。胡萝卜颜色好看,金子一样。或许是受大人们的影响,小孩也学着大人,盛上一大碗饭,夹了几筷菜,屁颠颠地跟在大人的身后。

  “咸瓜末郎”是生产队里出了名的单身懒汉,家里穷得叮当响,三顿饭除了茄脚皮就是咸瓜末,“咸瓜末郎”的绰号因此而起。行饭碗数他行得最勤,也行得最远,常常端着一碗饭,上面弄点咸菜,满村子游走。有时干脆是白饭,直接到张家、李家的咸瓜缸里捞一条咸瓜,洗洗就成了盘中菜。人家见他吃得寒碜,便招呼他坐下来一同吃。他也不客气,有什么吃什么,戏称自己“吃百家饭”。“咸瓜末郎”自恃“新闻”多,但大多是左邻不屑一听的,他还是自得其乐。有一次,他刚蹭到王家宅,宅子里窜出一条大黄狗,吓得他差点把饭碗摔在地上。

  靠近社场的袁家宅头有一棵遮天蔽日的老槐树,自然成了行饭碗聚集之地。夏天,大家都起得早,三三两两,有坐的、站的、还有蹲着的。片刻之后,不同的碗、不同的饭菜、不同的话题,像是长了翅膀。

  “今年稻飞虱多,影响稻子长势。”

  “今年油菜籽收购价钿比去年还低。”

  “杨和尚家的老母羊一窝落了六只小羊,挑伊发财,过两天我也去捉两只养。”

  “宋根郞招拉格种女婿,真是触霉头。”

  男人们谈的大多和田里的庄稼有关系,春种秋收,来年打算。女人们的话题就不一样了,取西家长,揭东家短,讲到细处,窃窃私语,不时夹杂着咯咯的笑声。

  这时,太阳已经升得老高了,直晒得人额头上出细汗。谈兴正浓的时候,不知谁喊了声,“要出工啰!”行饭碗的人才逐渐散去。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时政·要闻
   第A04版:民生调查年终特别报道
   第A05版:民生调查年终特别报道
   第A06版:专版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读者之声
   第A09版:文体汇
   第A10版:动态/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话题
   第A12版:动态/文体汇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读者俱乐部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阅读·连载
   第B06版:记忆/星期天夜光杯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国学论谭
   第B08版:译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新智
   第B10版:百姓纪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闲话
   第B12版:亲子阅读/星期天夜光杯
   第C01版:金色池塘
   第C02版:晚晴风景/金色池塘
   第C03版:金色池塘/长命百岁
   第C04版:老三届/金色池塘
除尘
我的“上中”情结
景点姓“公”还是姓“私”?
世界上最贵的床——病床
今宵灯谜
行饭碗
板栗树
“出售”寒冷的小镇
扫一扫,关注“夜光杯”
等待“迟来的奖金”
新民晚报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B04行饭碗 2015-11-29 2 2015年11月29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