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4:互动
     
本版列表新闻
     
2016年01月14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读者见解
周钰栋 陆常青
  保护交通守法者

  读了《新民晚报》1月12日A7版《行车记录仪拍下的违法行为将可作为交警处罚依据》一文,我认为,这不仅是对交通守法者的保护,更有利于社会公平、和谐与稳定的维护。

  在当下车多人多,车不让人,人不让车,导致交通秩序混乱的情况下,发生交通事故的几率明显增多。而在因交通违法造成的交通事故中,由于过错和责任的判断依据不足或一时不清,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事故处理的难度,使交通守法者的利益,得不到应有的保护。

  保护交通守法者,就是对城市交通秩序的有效维护,必须依靠先进的管理手段和措施。上海将把车辆驾驶员的行车记录仪记录下来的违法行为,作为警方处理的直接依据。我认为,这项措施即将出台,无疑是对交通守法者利益的保护,同时也有利于促进车辆驾驶人增强交通安全意识和法治观念。期待相关部门技术层面的准备能够更加完善,并发挥应有的作用,使更多交通守法者的利益切实得到保护。

  ——读者 朱文河

  轨交11号线东段

  延伸时间弄错了

  读1月6日晚报A7版《“足不出户”获世界一流旅游体验》一文,发现文中将轨交11号线东段延伸至秀沿路站和康新公路站的时间写成了“2016年12月19日”,这样一来岂不是会影响2016年6月16日上海迪士尼的开园?后来,我一查,原来轨交11号线东段的延伸时间应该是“2015年12月19日”。

  ——读者 周钰栋

  本报记者 陆常青 整理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时政·要闻
   第A04版:新民眼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评论/随笔
   第A07版:民生速递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社会新闻
   第A12版:广告
   第A13版:新民资讯
   第A14版:互动
   第A15版:中国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
   第A20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21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2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3版:市场之窗/资讯
   第A24版:健康+/新民健康
   第A25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A26版:慢病/新民健康
   第A27版:夜光杯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阅读/连载
   第A30版:财经新闻
   第A31版:广告
   第A32版:广告
   第B01版:新民环球
   第B02版:论坛/新民环球
   第B03版:新民环球/人物
   第B04版:社会/新民环球
   第B05版:新民楼市
   第B06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07版:新民楼市/地产资讯
   第B08版:好吃周刊
   第B09版:好吃周刊/我家厨房
   第B10版:吃遍中国/好吃周刊
   第B11版:好吃周刊/美食大观
   第B12版:美食地图/好吃周刊
“贴吧事件”拷问互联网企业底线
看看股票,我还是买彩票吧
新民调
读者见解
广告
扫一扫观看街访精彩视频
新民晚报互动A14读者见解 2016-01-14 2 2016年01月14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