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收集情报,摩萨德这个大名鼎鼎的机构还肩负着以色列的秘密外交重任。因此,掌门人的综合素质一定要高:既要玩得了“暗器”,台面上谈判也得是把好手。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特意用电视直播的方式发布对摩萨德新局长约西·科亨的任命,此举让以色列国内的保守人士颇有微词,认为内塔尼亚胡是在演“真人秀”,有损摩萨德领导者这一至关重要和敏感职位的庄严。
敏感职位充满神秘
摩萨德是以色列情报和特勤局的简称,它是世界上最神秘、最让对手畏惧的情报机关之一,也是谍报题材的文学影视作品中最常出现的组织之一。
摩萨德局长的身份曾是以色列最高机密,仅以代号传世,以色列媒体也严禁发表其姓名。科亨就职摩萨德期间,出现在媒体报道上被称呼为“Y”。
科亨是摩萨德历史上第12位局长,但算上他,公众知道身份的摩萨德头头至今不过四个人。英国的谍报机构军情六处也有类似保密传统,其主管身份直至上世纪90年代才开始对外公开。
如今,虽然主管身份公开了,摩萨德的秘密性质并未改变。
内塔尼亚胡这样称赞科亨:“约西·科亨经验丰富,在各领域都证明了自己的能力。他既有领导才能,又有专业知识,这些都是领导这个组织必要的条件。”科亨的履历确实当得起这些赞誉。
忠诚表现赢得竞争
科亨现年54岁,出生于耶路撒冷一个作风现代的犹太正教家庭。到科亨父亲这一代,这个家族已经在耶路撒冷定居了七代。老科亨曾是以色列建国前的犹太复国主义地下武装“全国军事组织”成员。在这样的家庭背景下,科亨所受的童年教育可想而知。
科亨在一所知名的宗教学校念了中学,校长是著名犹太教学者拉比哈伊姆·德鲁克曼,曾因传播犹太复国主义的贡献受到以官方嘉奖。
科亨1983年进入摩萨德,成为一名负责招募和管理特工的“任务执行官”,2006年升任“十字路口司”的负责人,成为所有“任务执行官”的顶头上司,这是摩萨德的核心岗位。2011年,科亨晋升为摩萨德副局长,直至2013年被内塔尼亚胡提拔到身边当国家安全顾问。
摩萨德局长塔米尔·帕尔多卸任前,关于继任者人选众说纷纭,最有希望的三人都当过摩萨德副局长,科亨是其中最被看好的。
科亨的主要竞争对手是前摩萨德副局长、现任情报与战略事务部部长拉姆·本-巴拉克,他在摩萨德时期领导一个代号“凯撒里亚”的行动部门,据媒体报道,该部门负责追踪、清除“敌对目标”。另一个候选人是现任摩萨德副局长,外界只知他代号“N”,以擅长运用最尖端技术为谍战服务而知名。据说两人都是内塔尼亚胡上电视宣布任命前一刻才得知自己落选。
以色列媒体评论说,当国家安全顾问这两年对内塔尼亚胡的忠诚表现,是科亨打败另外两名候选者的关键优势。
去年7月份,伊朗核协议达成,科亨始终保持与奥巴马政府的对话渠道,穿梭于西方各国,在各种高层会晤中传达内塔尼亚胡的立场。
在国内事务上,科亨也不止一次在议会为内塔尼亚胡极力推进的天然气产业新结构做宣传和辩护。
与总理有“共同语言”
外人眼中的科亨总是西装革履,头发梳得一丝不苟。风度翩翩的形象让他在业内获得了“模特儿”的绰号,也容易让人联想起伊恩·弗莱明笔下的英国间谍“007”詹姆斯·邦德。不过,在真实的间谍生涯中,科亨用过的行动代号取自另一部英国谍战剧主人公“卡伦”,一个擅长暗杀的老牌特工。
除了母语希伯来语外,科亨会说流利的英语、法语和阿拉伯语。按照《经济学家》的说法,“更重要的是,他成功找到与总理内塔尼亚胡的共同语言,在这方面,摩萨德局长塔米尔·帕尔多偶尔还会失手。”
2014年以色列《国土报》报道,帕尔多在一次闭门会议中表示,对以色列来说,威胁更大的是与巴勒斯坦的冲突,而非伊朗。这一表态激怒了内塔尼亚胡。
摩萨德这个机构直接听命于总理办公室,选谁当头儿全由总理一人说了算。内塔尼亚胡对帕尔多有多不满不得而知,但在公开表态中,他对科亨一直大加赞扬。
不过,要胜任摩萨德领导一职,光靠人气旺还不够。科亨上任后,要负责严密监控主要“敌国”伊朗是否严格执行2015年7月六国谈判达成的核问题全面协议,遏制伊朗图谋成为“地区霸权”的种种努力。
近几年,数名伊朗核科学家陆续遭暗杀,伊朗核计划所需原料运输屡遭阻截,所用电脑也被植入病毒,伊朗方面指责摩萨德是主要幕后黑手,美国中情局也是帮凶。对此美方坚决否认,以色列则一贯沉默以对。以《新消息报》说,假如摩萨德确实干了这些事,那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科亨和他招募的特工们。
善于揣摩“老板”心意
科亨在谍报领域的专业素质毋庸置疑,但也有人泼冷水,认为科亨的履历只能证明他是个出色的谋士,对地区事务大局是否有自己的战略思考还有待考验。
政治评论家本·卡斯皮特在以色列《青年报》上写道:“科亨很聪明,很有魅力,也是个传奇人物,但他视野狭窄,胆略有限。这恰恰是内塔尼亚胡想要的那种摩萨德主管:一个懂得领悟老板旨意,能敏感捕捉领导情绪变化的人,一个不太有冒险精神的人。” 沈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