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展区中央,巨大的镂空纸质人像格外引人注目,来自韩国的申昊润的这一作品获得了2016纸上创意艺术展纸艺类金奖。丝丝缕缕的纸经过特殊的处理泛着浅黄色的光泽,细看似乎是雕刻而成。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这个作品是在模型表面附上纸质材料,然后再把芯子一点点镂空成半透明的状态。用卫生纸织成的服装挂在纸艺展区也十分显眼,如不看立式衣架下方的卫生纸和用卫生纸搓成的纸线,很容易把它当作普通的编织作品。
同样在这个展区,两个人物“石膏像”有点让人困惑,是3D打印的吗?工作人员笑着戴上薄薄的白手套,手扶着“石膏像”的上部轻轻一提,马上引发一阵阵惊叹——原来“石膏像”竟是层层叠叠的纸组成的,轻轻一拉就像手风琴一样可以拉开,然后自由变形。据介绍,这个创意来自中国传统的“纸葫芦”灯笼的叠加理念,这种“纸葫芦”可以拉缩伸展携带方便。而这一作品的作者李洪波夸大了这种纸的伸缩性的想象空间,他把上千张纸通过粘合、切割、打磨而塑造成“纸”的雕塑,这些美术教学常见的“石膏像”哪怕凑近了细看,也与一般石膏像并无两样,但当你把头部拉伸、扭转而后复原时,就能品出些许不同的意味。
在边上的展区,上百本手工制作的图书风格各异。获得2016纸上创意艺术展书籍装帧类金奖的《逍遥游》外表看起来只是有些小清新,但翻开书页却内有乾坤,每一页书文字不多却都配以镂空的纸艺,“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一页配以云纹的镂空图案,“化而为鸟,其名而鹏”一页配以羽毛状的镂空图案……而获书籍装帧类银奖的《线》则是每一页间都有丝线组成不同的图案,稚拙中透出一些灵气来。
在这个展区,纸艺的小摆设随处可见,立体巧克力盒、牛皮纸拼板储物台历等都兼具美观与实用性。而运用各种纸张、各种颜料混搭而成的画作同样让人忍不住驻足细观、好奇揣摩,用心去感受艺术家的“巧心思”。 本报记者 王剑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