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2:全国两会·要闻
     
本版列表新闻
上海代表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审查“十三五”规划纲要~~~
上海代表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审查“十三五”规划纲要~~~
上海代表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审查“十三五”规划纲要~~~
     
2016年03月09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海代表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审查“十三五”规划纲要
上海要成为一流创新人才汇聚之地
邵宁 范洁
  本报北京今日电 (特派记者 邵宁 范洁)连日来,上海代表团举行全团会议和分组会议,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审查“十三五”规划纲要以及计划报告、预算报告。

  应勇代表在审议时说,人才是创新的根基,也是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推进创新驱动发展的第一资源。上海在科创中心建设中,制定了关于深化人才工作体制机制促进人才创新创业的实施意见20条,着眼于实施更加积极的人才引进政策,完善更加灵活的人才管理机制,营造更加优良的人才发展环境,努力把上海建成国内外一流创新人才的汇聚之地、培养之地、事业发展之地和价值实现之地。深化科研成果转化的使用权、处置权、收益权改革,规定科研团队对科研成果转化的收益不低于70%等政策,有效推动了科研成果转化,真正实现科研人员“名利双收”,极大调动了广大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对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是极大推动。

  徐泽洲代表在审议时说,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好干部的二十字标准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正确认识公务员的合理流动,既保持清醒和定力,又要关注与警觉,让公务员流动保持在合理限度内,保持公务员队伍的稳定。建议从公务员队伍的特点出发,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加强公务员职业道德养成;要引导社会舆论,避免对公务员形象的恶炒,增强公务员的荣誉感与自豪感;要在顶层设计分类改革上下功夫,解决基层公务员发展空间窄等问题,探索职务与职级并行;要在制度上为公务员跨领域跨部门流动打造平台;要在公务员职业保障上下功夫,形成工资正常增长机制。使公务员收入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始终处于合理水平。

  邵志清代表认为,长期以来,我们的科研奖励比较多的是体制里的评价,现在应更多的让市场来说话。要给各类人才足够的舞台空间,让他们人尽其才。在高峰学科、高原学科中有较大作为的知识创新人才,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要支撑他们的发展;而技能型人才,一些重大的科创平台则应提供他们施展才能的舞台。徐小平代表建议,在大专、本科甚至研究生的培养中安排一定比例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调整高校教育中应用型人才和学术型人才的比例。放开应用型大学的自主招生权和课程设置自主权,以吸收优质生源并且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同时加强高校与企业之间的交流,让老师与企业充分沟通,在教学中更有针对性。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全国两会·要闻
   第A03版:全国两会·关注
   第A04版:全国两会·新民眼
   第A05版:全国两会·焦点
   第A06版:全国两会·话题
   第A07版:民生速递
   第A08版:评论/随笔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上海新闻
   第A12版:生态上海
   第A13版:社会新闻
   第A14版:3·15专版
   第A15版:3·15专版
   第A16版:中国新闻
   第A17版:互动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国际新闻
   第A20版:文体新闻
   第A21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22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3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4版:新民健康
   第A25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A26版:慢病/新民健康
   第A27版:夜光杯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阅读/连载
   第A30版:财经新闻
   第A31版:广告
   第A32版:广告
   第B01版:新民教育
   第B02版:校园内外/新民教育
   第B03版:新民教育/校园通讯
   第B04版:校园内外/新民教育
   第B05版:新民教育/校园通讯
   第B06版:校园内外/新民教育
   第B07版:汽车周刊
   第B08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推进供给侧改革把握好“加减法”
上海要成为一流创新人才汇聚之地
广告
新民晚报全国两会·要闻A02上海要成为一流创新人才汇聚之地 2016-03-09 2 2016年03月09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