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6:全国两会·话题
     
本版列表新闻
我国8亿潜在消费信贷用户中多达5亿没有征信记录~~~
我国8亿潜在消费信贷用户中多达5亿没有征信记录~~~
我国8亿潜在消费信贷用户中多达5亿没有征信记录~~~
我国8亿潜在消费信贷用户中多达5亿没有征信记录~~~
     
2016年03月09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国8亿潜在消费信贷用户中多达5亿没有征信记录
能否向市场化征信机构开放数据
江跃中 潘高峰
  本报北京今日电 (特派记者 江跃中 潘高峰)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如何加强“信用建设”,引起了代表委员的热烈讨论。全国政协委员、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贺强建议向市场化征信机构开放数据。

  据介绍,传统征信,主要以金融借贷数据作为信用评价的依据,数据来源是全国各商业银行报送的信贷信息。刚毕业的大学生、蓝领、农民等群体由于缺少借贷记录,没有征信评价,在信用卡申请、贷款等方面无法享受信用带来的便利。

  FICO中国区总裁陈建曾透露,我国约存在8亿的潜在消费信贷用户。但在这8亿人当中,只有3亿有征信数据,没有征信记录的多达5亿。贺强认为,这种状况,是无法满足互联网金融这种普惠金融发展需要的。

  互联网+信用,可以通过综合支付、购物、学历、社交、公益、社保、公共事业服务等方方面面的数据,对缺乏信贷数据的人群做出信用评价。陈建表示,对中国市场来说,大数据云评分是中国普惠金融的必然之路。

  2015年1月,中国人民银行日前印发《关于做好个人征信业务准备工作的通知》,芝麻信用、考拉征信等8家机构的揭幕拉开了中国个人征信市场化进程。

  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研究中心发布的《征信系统对中国经济和社会影响研究》报告披露,中国的企业和个人信息,散见于各职能部门,没有互联互通。贺强委员建议,政府向市场化征信机构开放公积金、社保、低保、婚姻状况、水电煤、交通违法罚款逾期等居民信息,盘活政府数据。在用户授权的情况下,更好地开展征信服务,让没有信贷记录的人也能得到客观的信用评价,及时地对有信用的人提供各项互联网金融业务服务。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全国两会·要闻
   第A03版:全国两会·关注
   第A04版:全国两会·新民眼
   第A05版:全国两会·焦点
   第A06版:全国两会·话题
   第A07版:民生速递
   第A08版:评论/随笔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上海新闻
   第A12版:生态上海
   第A13版:社会新闻
   第A14版:3·15专版
   第A15版:3·15专版
   第A16版:中国新闻
   第A17版:互动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国际新闻
   第A20版:文体新闻
   第A21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22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3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4版:新民健康
   第A25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A26版:慢病/新民健康
   第A27版:夜光杯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阅读/连载
   第A30版:财经新闻
   第A31版:广告
   第A32版:广告
   第B01版:新民教育
   第B02版:校园内外/新民教育
   第B03版:新民教育/校园通讯
   第B04版:校园内外/新民教育
   第B05版:新民教育/校园通讯
   第B06版:校园内外/新民教育
   第B07版:汽车周刊
   第B08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癌症进口药降幅有望达50%以上
媒体“神器”引来好奇
“讲故事”的人需提高自身修养
能否向市场化征信机构开放数据
新民晚报全国两会·话题A06能否向市场化征信机构开放数据 2016-03-09 2 2016年03月09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