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泊人生有暗喻
“茶花女”薇奥莉塔从巴黎城中首屈一指的歌女,变成了这艘邮轮上漂泊海上的驻船当红歌女。原本发生在18世纪巴黎社交场的爱情故事,现在也被移至20世纪20年代从上海出发驶向巴黎的国际邮轮“白色茶花号”上。薇奥莉塔也由此穿上了中国旗袍,为登船的中外游客演唱。邮轮驶向大海,抵达摩洛哥卡萨布兰卡、最终到达法国巴黎。这出赢得千千万万观众一洒同情之泪的经典爱情故事就在这船上展开。
由于整个大剧院的舞台变成了邮轮后甲板,观众置身在三层观众席中,犹如坐在豪华邮轮的三层客舱里似的,邮轮“泳池”成为乐池。甲板上,是一出令人扼腕的爱情悲剧,而邮轮一路驶去,却尽显海洋的绚丽景色,不是浩瀚壮阔的海洋,就是灯光闪烁的港口;不是月明星稀的夜空,就是晨曦初露的朝霞。随着几只海鸥盘旋,离港口近了。在北非港口卡萨布兰卡,阿尔弗雷德的父亲亚芒登船前来寻找薇奥莉塔,极力劝阻她和儿子相爱,悲剧由此发生。
上海版的歌剧《茶花女》最大亮点是突破了古典版《茶花女》一场一景的传统模式,运用环幕投射多媒体影像,将上海老外滩、卡萨布兰卡港、巴黎以及沿途海天风光尽收眼底,而国际邮轮因游客众多,五彩缤纷,更是一个国际社区,大大突破了原有的舞台和地域空间。而邮轮这一“移动的城市”,也暗喻歌女薇奥莉塔的漂泊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