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医·明妃传》是一部让人不知该如何“吐槽”的剧,甚至很难让人去定义它。像《汉武大帝》这样的历史剧中会有一些虚构的人物和情节,你可以指出它某些地方“不合史实”,但关键情节上不会太走样。既然不想按历史套路出牌,索性做成像《步步惊心》这样“穿越剧”,借一个历史的壳子,虚构一个人物说故事,也不会太被人诟病。但《女医·明妃传》则直接把历史当成了“素材库”,从真实的人物、故事中抓取资源,任意剪接、拼贴出一部剧来。
如果真的四大“女医”之一谈允贤,那可能会是个很无聊的故事。谈允贤确有其人,也的确写了《女医杂言》这本书,根据《女医杂言·自序》及谈氏侄孙谈修所写跋语,谈允贤是江苏无锡人,“以女医名邑中,寿终九十有六。生平治人不可以数计”。但是谈允贤跟皇宫并没有什么瓜葛,她的丈夫姓杨,《女医杂言》就是由她儿子杨濂抄写付梓的。“明妃”的原型则是景帝朱祁钰的皇后杭氏,她为朱祁钰生下唯一的儿子朱见济,景泰三年(1452)朱见济被立为皇太子,杭氏因此封皇后。然而朱见济后来不幸夭折,杭皇后也悲痛而死。如果以“明妃”为题拍电视剧,曲折是曲折,但大概不到两集就讲完了。
既然编剧创造性的将两个人物“合体”,把谈允贤的灵魂“穿越”进入杭皇后的身体,那观众也无须计较卒于1457年的景泰帝朱祁钰,居然可以和生于1461年的谈允贤谈恋爱了。而把明英宗朱祁镇拉来增加一些多角恋的元素,对于一个原本就不怎么样的皇帝来说,这样的改动也无伤大雅。但是到了这段历史时期最重大的一个事件“土木之变”这里,故事好像发展得很顺,英宗被俘、景帝继位的史实也改动的不大,但对历史起到关键作用的人物却被“剪切”了。
《女医·明妃传》中没有于谦这个角色,只有一个名叫“于东阳”的人,但并不是主要人物。抛开于谦去演绎这段历史,就好像拍一部三国题材电视剧没有诸葛亮,刘备被一个民间穿越而来的奇女子辅佐着走上了王道霸业。
我们都会背于谦的《石灰吟》“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他是明代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也是那个时代当之无愧的主角。正统十四年(1449)瓦剌分兵四路大举南侵,宦官王振专权怂恿英宗亲征,随后发生“土木堡之变”,英宗被俘,土木堡惨败的消息传入京师,《明史·于谦传》称“京师大震,众莫知所为”,当时还是郕王的朱祁钰监国,命群臣议战守。侍讲徐珵言星象有变,当南迁。而于谦厉声说“言南迁者,可斩也。京师天下根本,一动则大事去矣,独不见宋南渡事乎!”当时的情形,与宋时的“靖康之难”很像,如果没有于谦的据理力争,“逃亡派”占了上风,那明朝可能提早进入“南明时代”了。
朱祁钰能够即位称帝,于谦也起了很大程度上的推动作用。当时,英宗的母亲皇太后孙氏及英宗的钱皇后是反对郕王即位的,对于群臣的称帝建议,“王惊谢至再”。于谦则扬言说:“臣等诚忧国家,非为私计”,靠着“道德绑架”,把朱祁钰逼上了皇位。而后,于谦身先士卒,指挥得力,取得了“北京保卫战”的胜利,帮助景帝一点点打下根基。
与当年北宋徽钦二帝不同,瓦剌又把明英宗朱祁镇放了回来,他复辟后,立刻想办法处死了于谦。明代凌煌写诗凭吊于谦说,“盆舆北幸国无人,保障须凭柱石臣。不是于公决大议,中原回首尽胡尘。”这么重要的一个角色,原本可以通过观众原有的记忆点(他的诗),普及一段明代历史,在《女医·明妃传》里,居然生生地给剪掉了,只剩下一些历史片段链接莫名其妙的多角恋。
朱祁镇和朱祁钰的兄弟相争,也就是“夺门之变”,原本也是一段很好的演绎题材。景帝朱祁钰怎么死的,也许跟“烛影斧声”一样是个悬案。杭皇后为朱祁钰所生的太子夭折后,朱祁钰一下没了继承人,尽管回朝的英宗朱祁镇被尊为“太上皇”,并且囚禁起来,但复立英宗太子朱见深的呼声还是很高的,毕竟,他是第一顺位继承人。然而就在这个节骨眼上,景帝忽然病重,开始咳血,他自己下诏解释是偶感风寒,但事实上病情并没有那么简单。《女医·明妃传》中,谈允贤一直陪到朱祁钰最后一刻,并且等他死后才生下孩子,而事实上,杭皇后和太子在朱祁钰死前都早已亡故,有人猜他就是因为这两人去世而忧虑染病。
朱祁镇也没有剧中那么老老实实地坐以待毙,而是在朱祁钰病重之时,就由石亨、徐有贞、曹吉祥、杨善等人秘密迎上了太和殿,复辟称帝。随后,景帝被废为郕王,不久之后去世。《明史》记载,“王薨于西宫,年三十。谥曰戾。”“戾”是一种恶谥,可见朱祁镇对朱祁钰给自己七年太上皇幽禁遭遇的耿耿于怀,而且,朱祁镇并不承认他的皇帝称号,“毁所营寿陵,以亲王礼葬西山”,朱祁钰也是自朱元璋、朱允炆后,第三个没有葬入十三陵的皇帝。
关于他的死,明代著作《病逸漫记》中还有一种说法,“景泰帝之崩,为宦官蒋安以帛勒死。”听起来似乎背后有一场狗血大戏。不过,明宪宗朱见深即位后,这个曾经被朱祁钰废掉的太子反而顾念朱祁钰“戡难保邦,奠安宗社”,于国有功,恢复了他的皇帝称号,并且解释说,“弥留之际,奸臣贪功,妄兴谗构,请削帝号。先帝旋知其枉,每用悔恨,以次抵诸奸于法,不幸上宾,未及举正。”朱祁镇杀于谦后,也说是误听了小人谗言,对此非常后悔。至于给朱祁钰上恶谥,削帝号,是否真的是听信谗言,最终有所悔恨,还是根本就是做了杀人的“刽子手”,这个人的性格,大可深挖。
好的电视剧,应该对历史有思考,有解读,有有趣而合理的演绎角度,当女主角捧着满脸是血的朱祁钰哭泣时也许很感人,可是这样任性随意剪切、拼贴历史的态度,实在让人不敢恭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