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5: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日报观点~~~
日报观点~~~
日报观点~~~
日报观点~~~
日报观点~~~
日报观点~~~
     
2016年04月12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日报观点
疫苗流通应该减少“二传手”
孙东东
  山东疫苗非法经营案发生后,媒体的关注焦点主要集中在监管有无漏洞、查处了多少人等。笔者认为,我国经营二类疫苗流通环节过多,特别是县级疾控机构垄断,也会影响疫苗安全。

  《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规定:“疫苗生产企业可以向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种单位、疫苗批发企业销售本企业生产的第二类疫苗。疫苗批发企业可以向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种单位、其他疫苗批发企业销售第二类疫苗。”“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可以向接种单位供应第二类疫苗”。

  但许多地方政府在制定具体实施办法时,将生产企业可以销售的规定“忽略”,而将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可以供应疫苗的选择性规定,变为强制性规定,形成垄断经营。

  据调查,有相当多的县级疾控机构作为一级批发商向供应商订货,再转批发给其他接种单位,只是从账面上转了一次手,货源仍在生产企业或经销商的仓库中,供货也须由经销商负责配送,疾控机构从中挣到的批发差价加成可达10%—30%。

  为了降低成本,有些接种单位,比如医院、乡镇卫生院想方设法绕过县级疾控机构寻找廉价货源。于是,便给一些不法分子创造了非法经营二类疫苗的机会。

  鉴于此,亟须对二类疫苗流通体制进行改革。比如,省级人民政府或其疾控机构面向全国的疫苗生产企业公开招标,接种单位根据实际需求、按照首次批发的价格直接向中标企业订货。县级疾控机构作为接种机构,不得经营二类疫苗的批发业务。这样,减少中间流通环节,便于监督管理,还可以降低二类疫苗的零售价格。(孙东东 刊今日人民日报 本报有删节)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新民眼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民生速递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中国新闻/长三角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互动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8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20版:阳光天地
   第A21版:新民健康/健康+
   第A22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A23版:新民健康/健康+
   第A24版:财经新闻
   第A25版:夜光杯
   第A26版:夜光杯
   第A27版:阅读/连载
   第A28版:旅游资讯
   第B01版:新民旅游
   第B02版:出行优荐/新民旅游
   第B03版:新民旅游/别处风景
   第B04版:旅游资讯
   第B05版:旅游资讯
   第B06版:旅游资讯
   第B07版:旅游资讯
   第B08版:旅游资讯
   第B09版:旅游资讯
   第B10版:旅游资讯
   第B11版:旅游资讯
   第B12版:旅游资讯
   第B13版:旅游资讯
   第B14版:旅游资讯
   第B15版:旅游资讯
   第B16版:旅游资讯
   第B17版:旅游资讯
   第B18版:旅游资讯
   第B19版:旅游资讯
   第B20版:旅游资讯
   第B21版:旅游资讯
   第B22版:旅游资讯
   第B23版:旅游资讯
   第B24版:旅游资讯
警惕“校园贷”蜕变成黑恶势力
排队心理学
疫苗流通应该减少“二传手”
安全感
摇身一变
老有所乐,如何满足?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5疫苗流通应该减少“二传手” 2016-04-12 2 2016年04月1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