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1: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6年05月11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纪念严苍山先生
潘华信
  潘华信

  苍山先生离开我们已经整整四十八个年头了,白云苍狗,天上人间。

  我侍苍师侧前后十年,在将近半个世纪后的今天,他的音容笑貌依旧清晰地烙印在脑,特别是一些生活琐事,夜深人静之际,会重现眼前,仿佛先生没有离去。苍师待我恩重如山,情同父子,今天回首前尘的哀痛与悔疚,言语是无法表述的。

  今年清明,我随世芸兄等踏上寻根之旅,来到先生的故乡——群山拥簇着的浙江宁海,荷县政府的盛情关照,短短两天,我们寻觅和重蹈着先生成长的足迹,在县政府的档案馆中获得了先生当年不少的珍贵史料,又安排我们参观了柔石、潘天寿、严苍山的故居,与已经白发苍苍的柔石女儿,握手相聚,唏嘘话旧。更凭吊了先生景仰的方孝孺的跃龙山上的读书处。

  今日宁海已是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的现代化城市了,但时尚景观的背后,积淀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掩映着非凡的历史光焰,这在方氏读书旧址就体现了出来。当我们的车在跃龙路上转入一十字路口时,一段高高的黄色古旧的围墙便映入眼帘,后边是松柏环绕的小丘峰,山不高却名跃龙。我们沿着石阶拾级而上,左侧是磬钟隐约的宏伟庙宇,右侧就是先生常说起的方孝孺读书处了,明·蜀献王赐名其读书处为“正学”,并称方为正学先生。旷地上矗立着一座石坊,近人补额曰“乾坤正气”四字,再上数级,有古朴的粉墙园洞门,入内是幽深的厅堂旧屋了,修葺整饰,人迹稀少,寂静而肃穆。我坐在厅前天井的石条上,思绪飘渺起来:一百年前,先生与潘天寿、赵平复(柔石)同窗于今正学小学,知己联袂常来此地瞻仰先贤,可能也是坐在我今天休息的石条上,先生吟成七律一首《题方正学读书处》:“瞻仰芳型有荩(忠)臣,模糊碑碣字痕存。贞心直与山河壮,正气重开天地昏。叶落疏林标血色,风鸣古柏凛忠魂。燕王宫殿今何在,不及三椽书舍尊。”想当年先生等登临兴怀时,虽山径凄迷,而模糊碑碣仍在,经百年岁月的洗磨,今日故物荡然了,当年少年意气、激扬文字的前辈们,亦早已长眠地下,天地悠悠而人生苦短,只有他们报国的赤诚长留在后人的心怀之中。

  历史的余绪,让我把方孝孺、柔石、潘天寿、严苍山引联成一种宁海的独特精神,它就是鲁迅先生所说的“台州式的硬气”,宁海古属台州,四位都是台州“硬气”的楷式,彪炳千秋的。赵、潘、严三人自幼情同手足,一生风雨同舟,柔石早岁避难来沪,潘天寿解放后途经上海,都下榻在苍师太仓路寓所;即使“文革”中潘被隔离,先生身系囹圄,狱中犹牵挂老友,赋诗抚慰:“旭日高悬日影遁,还君清白勿扰心。”他们的精神、友情,在我的脑海中忽然闪过了范成大的诗句:“死生契阔心如铁,风雨飘摇鬓欲丝。”感人而值得后人永远纪念的。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新民眼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民生速递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互动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8版:新民健康
   第A19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A20版:财经新闻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阅读/连载
   第A24版:蓝天下的至爱
   第B01版:新民教育
   第B02版:校园通讯/新民教育
   第B03版:新民教育/校园内外
   第B04版:教育风采/新民教育
   第B05版:新民教育/招生移民
   第B06版:留学移民/新民教育
   第B07版:新民教育/专版
   第B08版:校园通讯/新民教育
   第B09版:汽车周刊
   第B10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B11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B12版:广告
纪念严苍山先生
落花流水春去也
Q女人
民族魂
五言杂感
花开有时
夜光杯的由来
新民晚报夜光杯A21纪念严苍山先生 2016-05-11 2 2016年05月11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