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剧女皇玛丽亚·卡拉斯是我最喜爱的音乐家,因此在多年的欣赏音乐过程中,与卡拉斯有关的音像资料、文字材料等都是我四处寻觅的对象,因而也遇到了许多有意思的经历。
在收集有关卡拉斯资料的过程中,我也积累下大量剪报。其中有一张2002年《高保真音响》杂志的剪报,介绍了多国合拍,由曾经与卡拉斯合作过的意大利著名导演泽菲雷里执导的影片《永远的卡拉斯》。我从不放过与卡拉斯有关的各种资料,知道了这部电影后,当然想要收入囊中一睹为快,可十多年过去了,此片犹如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在我已不抱希望并渐渐淡忘时,今年四月的一天,这部电影的蓝光片突然闪入了我的眼帘。
电影《永远的卡拉斯》讲述了卡拉斯的晚年,嗓音已衰退。在卡拉斯多年的好友、制作人拉里的策划和鼓动下,让她在歌剧《卡门》电影中演出,并利用现代技术配上20年前她鼎盛期的声音,制作出了一部完美的杰作。然而对于这部“伪作”,卡拉斯在欣喜之余陷入了深深的思考,最终她要求制作人销毁了全部的胶卷……
我以为电影的情节肯定是虚构的,但卡拉斯对艺术的“真”却是一贯的。这可能就是此片编导的意图,同时也是卡拉斯一生为艺术为爱情的真实写照。我的脑海里顿时浮现出一段永志难忘的场景:1979年6月3日,一艘希腊军舰在爱琴海的波涛中起伏,船舷边当时的希腊文化部长,在《托斯卡》“为艺术为爱情”的乐曲声中,将卡拉斯的骨灰撒在了波涛汹涌的爱琴海中。
在卡拉斯一生饰演的数十个歌剧角色中,完美地诠释了“表演”和“创作”的区别。她饰演的这些角色是音乐、戏剧和舞台动作的复合体,也仿佛她就是剧中人的化身。她最善于表现人的内心深处最纯朴的感情,通过在饰演的角色中注入戏剧性的力量,映射出内心深处隐藏的各种激情,因而感动我们。德国著名女高音歌唱家伊丽莎白·施瓦茨科普夫观看了卡拉斯主演的《茶花女》后,决定再也不唱该剧了,理由是因为当代另一位艺术家已经把这个角色演唱得尽善尽美,你再唱还有什么意义呢?
从1947年开始的十五年艺术生涯中,她成了一个象征,深深地镌刻在歌剧迷的脑海中,她那种撼人心灵的表演无人能够企及。这完全是由于她把身心都毫无保留地投入到艺术中,歌剧需要什么,她就提供给听众什么。正如她生前最后几次接受访问时一再强调的:“身为一位歌者,最重要的就是要全心全意为艺术服务、要做艺术最忠心的仆人。”我想,这就是卡拉斯的声音和艺术能永续流传的真谛,也应该是一切真正艺术家对待艺术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