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中学生秋游,登上公园游艺设备,摔下来,闹出不大不小事故一桩。中小学生春秋游,时间不长,往往就一天,交通奔波,只能市内就近游园。那么,问题来了,游园,究竟游了什么?
通常,游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园里的游艺设备,各种大型设备,再“高级”些的,各种声光电。老师比较省心,孩子看上去也很开心——孩子总是开心的,他们还很容易被这些游艺设备吸引,就像不怎么负责任的家长,自己不耐烦时,只要给孩子一个平板电脑,就可以得到很多清闲一样。所以,孩子春秋游回来,很开心,问,开心什么;就回答,坐了什么车,打了什么枪。只是,坐车、打枪,何以必须在这个场合,不清楚。
不是说不可以坐车、打枪,小朋友和家长出游的时候,这些都可以是其中的游乐项目。但如果是和同学一起出去,占用的又是平时的学习时间,那么,春秋游,除了让小朋友在平时的学业负担中可以解脱一天之外,其实还是应该回复其本义。
本义是什么?我觉得,是亲近自然。
“城里不知道季节已变换”,歌里这样唱。现在城市里的大部分中小学生,尤其如此。超市里,各类蔬菜水果几乎一年四季都有。季节,真的离我们很远,更不用说,承载季节变化的花开花落、叶绿叶黄。好不容易有个春游、秋游的机会,如果让我来设计,随便找一个公园,哪怕是街心公园,班级同学分小组去踏访春意或秋意,该多好?低年级的小朋友,可以找春芽春花,秋叶秋实;高年级的,可以调查动物植物、物候物种。这些知识,跟着有心的家长,固然也可以学,但古人早就告诫“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小朋友一起,多好?而且,这样的调查,也安全,除了可能衣裤弄脏些,手指变五爪龙。
这样做,难么?我想不难。学校本来就有自然课,只不过是把课本里、课堂上的自然课,一年两次,搬到公园里、搬到自然中。大部分老师都能胜任,只是,想到这样做了么,觉得这样做的意义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