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02: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本版列表新闻
     
2016年11月12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唐代阎立本《步辇图》画中的长袍
肖谷
■ 《步辇图》中的吐蕃大臣禄东赞
  ◆ 肖谷

  中国美术史中有位赫赫有名的唐代大画家——阎立本。他有幅重要作品《步辇图》,画的是吐蕃大臣禄东赞在贞观年间来到长安,向太宗李世民为国王松赞干布请婚迎娶文成公主。画面上的禄东赞身穿联珠立鸟和立羊纹织锦长袍,一派异域风情。据研究,这种纹饰在当时很受吐蕃上层贵族的喜欢。

  这种纹饰的丝绸是西域东输而来的。丝绸之路的东西方交流大概从3世纪开始不仅是东土的西输,同时也是西土的东进。这种东西间的丝绸交流交融的多样,到了二十世纪才得到重视。英国考古学家斯坦先在新疆楼兰遗址发现了东汉丝绸。不久法国考古队在“大秦”(罗马帝国)东部——叙利亚的帕尔米拉遗址,也发现了东汉丝绸残片。就是这个历史上著名的“大秦”从商人的手中购得东土素丝后,按照自己喜好的图案和纹饰,又重新加以织造并染色,然后行销于“大秦”各地和周边国家并返销东土。难怪斯坦因在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唐墓发现了拜占庭风格的菱格纹织锦残片。更有甚者西域龟茲王为高僧鸠摩罗什升座讲法,专门“造金蛳子座,以大秦锦褥铺之”。其实东土丝绸和“大秦”丝绸是有区别的,“大秦”还有波斯的丝绸在纺织上采用的是短纤维在纬线上织纹饰,称“纬锦”。反之,东土的中国丝绸则是用长纤维在经线上织纹饰,称“经锦”。

  有意思的是生活在中西交通要道——中亚泽拉夫善河流域的粟特人,也是丝绸之路上的主要中间商,在左右观察5个多世纪,深入了解了西边的“纬锦”和东边的“经锦”织造门道后,不甘心仅仅充当丝绸贸易的中间商,于公元5-6世纪开始建立自己的丝绸纺织业,聪明的粟特人创造了名闻天下的”撒答剌欺锦”。这种丝绸织锦以布哈拉境内的一个小村落——撒答剌欺命名,如今称之为:粟特锦,实际上就是一种粟特丝绸。《步辇图》中吐蕃大臣禄东赞身穿联珠立鸟和立羊纹织锦长袍就是这种粟特丝绸锦。斯坦因在吐鲁番阿斯塔纳古墓发现的这件“平纹纬锦”就是粟特锦。这种锦很是名贵,其中有一种称之为“金锦”——纳失失,更是了不得。据说元朝皇帝的龙袍上的“纳失失”也仅限于领子和袖口边缘。《元史·百官志》中述:领袖纳失失”。这种名贵丝绸在盛唐和宋代也是一样珍惜地用在佛教经帙边缘。我们在敦煌藏经洞的经帙边缘上,可以看到它华美的身影。成吉思汗西征时,有一条不成文规定,凡有手艺的工匠不杀。其中还把一批织造撒答剌欺的粟特能工巧匠带到弘州(今河北阳原县),为蒙元帝国统治者织造名贵的粟特丝绸——撒答剌欺。这是丝绸之路历史上的一段小插曲。

  让我们记住“撒答剌欺”这个不容易记的名字。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社会新闻
   第A06版:评论/专栏
   第A07版:郊野大地
   第A08版:文体汇
   第A09版:文体汇/动态
   第A10版:动态/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聚焦
   第A12版:夜光杯
   第A13版:夜光杯
   第A14版:阅读/连载
   第A15版:中国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B01版:金融城
   第B02版:封面人物/金融城
   第B03版:金融城/股市大势/金市汇市
   第B04版:理念分享/金融城
   第B05版:广告
   第B06版:互联网天地/基金纵横/金融城
   第B07版:福彩专刊
   第B08版:家庭理财/金融城
   第C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C02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C03版:国家艺术杂志/文化时评
   第C04版:音乐时空/国家艺术杂志
   第C05版:国家艺术杂志/镜头艺术
   第C06版:家装专版
   第C07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
   第C08版:专版/国家艺术杂志
艺术该不该重返社会?
唐代阎立本《步辇图》画中的长袍
一边刷屏一边骂
新民晚报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C02唐代阎立本《步辇图》画中的长袍 2016-11-12 2 2016年11月12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