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言堂”现象,即是指在单位里“一把手”一个人说了算,独断专行,听不进别人的不同意见,将个人凌驾于组织之上,决定重大问题时的家长式领导作风。“一支笔”是指领导干部利用手中的审批签字权进行公款吃喝、以权谋私、贪污受贿等违法乱纪的活动。
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是党内政治生活积极健康的重要基础。当前,领导干部“一言堂”“一支笔”的现象仍然存在,严重伤害了党的形象,也极大阻碍了党内民主的实现,给国家和社会造成巨大损失,必须从根本上予以破除。
各种“一言堂”“一支笔”的现象表现形式虽有不同,却都是“一把手”权力缺乏制约和监督的产物,不仅严重破坏了民主集中制原则,使党的领导和组织原则变成了“多数服从少数”、“多数服从个人”,影响党内民主的健康发展,而且不利于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极容易造成决策上的失误,影响经济社会发展。沉迷于个人权力欲中的领导干部,也难免会滑向腐败的深渊,甚至是肆意践踏党纪国法,阻碍社会主义法治进程。
“一言堂”与“一支笔”现象的形成,有着深刻的现实原因。首先是权力过分集中于“一把手”。当政策制定权、资源分配权、行政管理权、行业监督权集于一身时,就难免会私欲膨胀,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其次是权力缺乏制约与监督。虽然党纪国法都有要求,但行之有效的监督机制还不健全,加上权责并不对等,“一把手”即使决策失误,往往也很少受到严厉的责任追究。同时,部分领导干部党性修养不够,仍有着浓厚的封建意识,视同事关系为父子、猫鼠关系,在群众面前以父母官自居,从内心就排斥一切监督,热衷于享受说一不二的快感。
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要想避免“一言堂”“一支笔”,就必须充分发扬党内民主,在制度和机制上确保民主集中制的实现。一方面,领导干部要摆正自己在领导班子中、在党员群众中的位置,清醒认识到自己的权力来自党和人民,自己只是党组织中一员,自觉接受监督;另一方面,要合理分配权力,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相互制约的机制,用制度规范和约束“一把手”的行为。例如,党政主要领导在“重大问题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投资决策、大额资金使用”时必须实行集体决策,“一把手”不得直接分管人事、财务、工程项目、物资采购等,避免集中凌驾于民主之上,甚至“借集体集中之名,行少数人集中之实”。
无论是《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还是《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都是在长期从严治党实践基础上的提炼,为如何解决“党内监督制度不健全、覆盖不到位、责任不明晰、执行不力”等问题指明了方向,必将进一步完善制度的笼子,不给“一言堂”“一支笔”以生存的土壤,并在党内真正形成敢说真话、畅所欲言的良好政治生活氛围。
党内民主是党永葆活力的源泉,也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关键。过去几年的实践已经证明,如果不能杜绝“一言堂”、管住“一支笔”,就会给党和人民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必须要扎紧制度的笼子,让民主集中制落到实处。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内民主当从打破“一言堂”“一支笔”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