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6: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新民随笔~~~
新民随笔~~~
新民随笔~~~
新民随笔~~~
新民随笔~~~
新民随笔~~~
     
2016年12月05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民随笔
金融安全
连建明
  连建明

  12月1日,央行账户管理新规实施第一天,工商银行就按新规成功堵截了一起客户通过ATM转账的电信诈骗案件,为客户避免了28000元的资金损失。银行账户管理新规显现出效果。

  银行账户管理新规主要是两部分,一是开卡数量受到限制,同一个人在同一家银行只能开立一个Ⅰ类户,已开立Ⅰ类户,再新开户的,应当开立Ⅱ类户或Ⅲ类户。这3类账户的关系,通俗说,Ⅰ类户是“钱箱”,安全性高,适合大额支付;Ⅱ类户是“钱夹”,日常的消费、购物和缴费可以通过这个账户办理;Ⅲ类户是“零钱包”,主要用于金额较小、频次较高的交易。其次,新规对转账也有限制,个人通过网上银行和手机银行转账单日累积金额超过5万元的,应当采用数字证书或者电子签名等安全可靠的方式。非本人同行的ATM转账调整为资金在24小时后到账。

  这些看上去好像挺“麻烦”的新规,其实只为了一个目的——安全。工行在新规实施第一天为客户避免了28000元的损失,就是ATM转账24小时到账发挥了作用,一位客户发现中招电信诈骗,由于资金还没有到账,银行及时撤销了这笔转账。

  至于账户分类,也是出于安全考虑,如果平时消费只要“钱夹”或“零钱包”,由于账户里资金比较少,即使出现问题,损失也是可控的。

  安全是银行最大的课题,互联网时代的金融安全面临更大挑战。继今年2月网络犯罪分子从孟加拉国央行在纽约联储的存款中窃取了8100万美元资金后,上周五俄罗斯央行称,黑客从该行的代理账户中盗取了20亿俄罗斯卢布(约合3100万美元)以上的资金。也有储户遭遇这种事情,一位朋友在澳大利亚某银行的存款被盗,银行称是黑客入侵造成的,当然损失由银行承担,但这种事情令人后怕。

  其实,中国的银行系统目前安全性还是挺高的,至今没有听说过因为黑客入侵而遭遇存款被盗的事件。现在比较多的是骗子,随着对电信诈骗等打击力度加大,央行又推出极具针对性的账户管理新措施,相信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评论/随笔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新民邻声·热线/上海新闻
   第A09版:综合新闻/新民邻声·话题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阅读/连载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保健/康健园
   第B03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B04版:新民健康/医技
   第B05版:军界瞭望
   第B06版:人物/军界瞭望
   第B07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8版:兵器/军界瞭望
   第B09版:新民环球
   第B10版:论坛/新民环球
   第B11版:新民环球/专版
   第B12版:社会/新民环球
“草根典型”传递身边感动
金融安全
选择权
作风建设,行百里者半九十
贪官小聪明
重新理解公益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6金融安全 2016-12-05 2 2016年12月05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