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头缺一盏中意的台灯。可恨慵惰一事得寸进尺再无止境,最后竟推诿无暇逛市,直接电脑淘宝,可惜那是在微信朋友圈被刷爆的次日清早方才醒悟,欢纵最疯狂的一刻已然错失。
印象里宋人用灯未见专著,在博物馆与文玩摊所见多为瓷器。瓷质灯台固然极佳,明代的人却不以为然想要另起炉灶,如《长物志》(明人文震亨著)便称:“定窑……宣窑……俱不堪用。”这倒未必是针对宋元遗珍,乃专指当朝新品而言,于是知名窑口的单色釉、青花器甚至五色彩等量产精品被这一笔闷棍统统打翻。也难怪明代的贵族雅人傲娇刻薄,那时手工业生产规模和尖端技术水平都较过往有了长足进展,曾经只陈设于皇宫内苑或侯门巨宅的铜制兽型书灯市井坊间也能觅见踪迹,且工艺上不断精益求精,即便鎏金嵌银乃至掐丝虽仍稀奇宝贵却已不复神秘,然而能被当时极端挑剔的审美眼光定为高大上者,反而要求朴拙别致:“有青绿铜荷一片檠,架花朵于上,古取金莲之意,今用以为灯,最雅。”
不仅文士书斋里的台灯,于民间使用更广泛的珠灯、笼灯:“梅、李、花草、百鸟、百兽、夹纱、墨纱等制俱不入品……(灯样)人物、楼阁仅可于羊皮屏上用之,他如蒸笼圏、水精球、双层、三层者俱恶俗。篾丝者虽极精工华绚终为酸气。曾见元时布灯最奇,亦非时尚也。”最普通的民俗用具照样强调个性化制作,同时崇尚至美唯简返璞归真。
明时艺匠之精神大体如斯,今时今日隔世恍话几近于天方夜谭。如今在淘宝网上搜检仿古灯具,百十页眼花缭乱,然而张家李家大家小家几如一家,只看木雕与画工均出自电脑刻绘,图纸统一机械呆板。而材质所谓琉璃、羊皮、纸绢,实系化工塑料或合成纤维就着速黏胶水草草黏糊拼凑。另有瓷瓶穿孔而称创新者,实为西洋曾经流行的“古物破坏恶法”,首拓少说也在二三百年之先,这还姑且不论此种“China灯罩”乃是模具灌浆而成的胎釉双陋残次品。
台灯网购与否最终仍在犹豫,并非因思宋望明引发痴人梦呓,毕竟只是要选一件内外合格即可的现代日用品而已;至于价格,既然已误点折扣期限,也就更不复作奢想,只是听精熟网购者传授门槛:秒抢一事极难极险,盘算赠券更令人神乏目倦,兴奋彻夜回归理智,细细统账实在优惠有限,方悟多了一屋可有可无,其中山寨垃圾似也夹杂不少。
这几天小区里从早至晚熙攘迭更,每见快递员迎来送往,大小货车川流不让,一时间竟透着过年都少有的热闹气象,看来这“双十一”俨然成了名副其实的节庆日。从新闻里听说,至晚岁末淮海路上又将落幕某处还算知名的大商场,由此想来,这场“网络时代”的佳节盛典,兴许还会热烈上好长一阵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