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6: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权威声音~~~
权威声音~~~
权威声音~~~
权威声音~~~
权威声音~~~
权威声音~~~
     
2017年03月13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权威声音
课后服务要多赢
赵婀娜
  孩子下午三四点钟就放学了,家长没办法按时去接,长期为此揪心挠头。教育部日前印发了《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中小学校要主动承担起学生课后服务责任。同时强调,坚决防止将课后服务变相成为集体教学或“补课”。3月7日,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全国政协教育界别联组讨论时也表示,为此将考虑实行弹性放学时间。

  相比社会上形形色色的托管班,让中小学校主动承担课后服务责任,或许更能让家长放心。然而需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如何防止变相“补课”,其次是如何厘清学校的责任,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如何确保政策落实不走形,还是让教育主管部门颇费脑筋。在此前的试点中,如何对教师的额外劳动合理给予补贴,是一个尚未完全破解的难题。《意见》提出,通过“政府购买服务”“财政补贴”等方式对参与课后服务的学校、单位和教师给予适当补助,严禁以课后服务名义乱收费,这一办法在实践中能不能立得住,还要看具体议价过程的合理性及当地政府的补贴能力。

  在这一政策即将在全国范围推行之际,提前规避服务与补课的界限、提防课后自主异化为学校做主,避免公共服务的初衷被消解或扭曲,并非多虑。这样的利益调整仅靠立规矩不够,还必须做好配套能力建设。应追求多赢,否则就很难形成课后服务工作的合力。

  在推行这项工作的过程中,教师是最关键的角色。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对政策不变形、不走样的落实,不可或缺。确保补贴合理到位很重要,从制度上树立对教师劳动的尊重和信任,同样重要。

  落实好这一政策,还要完成教育从管理向治理的观念转型。这件事,政府必须发挥主导作用,同时要意识到,没有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只是政府一头热,这件事很难办好。政府不失位也不越位,促成共同参与、多元合作,才能真正实现多方共赢,让家长不再为接送孩子而发愁,教师不为额外加班而焦虑,而学校也能用最大的善意去完成自己的教育使命。(赵婀娜 刊今日人民日报 本报有删节)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全国两会·要闻
   第A03版:全国两会·焦点
   第A04版:全国两会·要闻
   第A05版:全国两会·关注
   第A06版:评论/随笔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科创上海
   第A09版:综合新闻/新民邻声
   第A10版:财经新闻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文体新闻
   第A13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4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6版:3·15专版
   第A17版:3·15专版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阅读/连载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健康养生/康健园
   第B03版:新民健康大讲堂
   第B04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B05版:军界瞭望
   第B06版:人物/军界瞭望
   第B07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8版:兵器/军界瞭望
   第B09版:新民环球
   第B10版:论坛/新民环球
   第B11版:新民环球/社会
   第B12版:人物/新民环球
像反腐一样严治统计造假
课后服务要多赢
学生阅读不宜只盯着语文学科
“古装哥”
荧屏画谜
被毁掉的表演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6课后服务要多赢 2017-03-13 2 2017年03月13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