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5: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新民随笔~~~
新民随笔~~~
新民随笔~~~
新民随笔~~~
新民随笔~~~
     
2017年06月28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民随笔
“会上错菜餐厅”能否来上海?
邵 宁
  邵 宁

  “服务员,请给我一杯茶。”“先生您好,这是您的咖啡,请慢用。”“服务员,请给我来一份拉面,少放葱。”“女士您好,这是您点的锅贴。”

  最近网上有个热帖,讲了日本一家“会上错菜的餐厅”的故事。原来,这是一家特殊的餐厅,服务员是6位头发花白且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的老奶奶,她们记忆力衰退,听力不好,尽管她们服务热情,反复确认客人点的菜,但仍经常上错菜。但知道原因的顾客,都百分百地体谅和接受这一切,开心地吃下她们端来的不属于自己的食物。

  策划这家餐厅的是日本一位电视台制作人,他拍摄过老年痴呆病人的节目,开设这样一家体验餐厅是为了让大家近距离了解阿尔茨海默病,从而给予病人更多的理解和关爱。并且餐厅掌勺的都是专业大厨,保证“上错的菜”也精致美味。许多顾客体验之后,对这样的老人多了一份宽容和耐心:虽然点的是茶,但手中这杯用爱熬制的咖啡,不也很好喝吗?

  这个餐厅给人的另一个启示是,阿尔茨海默病的病人并不是“完全没用”,或只能靠别人照顾,如果让一些轻度老年痴呆症病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让他们融入社会,精神上充实起来,也可以延缓病症的发展。不是吗?客人都很开心地和老人聊天,老人脸上洋溢着笑容,她们感觉到了自己的价值。

  随着中国老龄化程度的加深,现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也越来越多。由于给家人带来很多麻烦和负担,有的只好被送进养老院,在孤独寂寞中病症迅速加重。

  能否在上海也开一家本土的“会上错菜餐厅”?

  我觉得,可能会有几方面的障碍。首先,有没有老人来“应聘”当服务员?得了这个病,家里人一定觉得很没面子,不大愿意让老人再抛头露面;其次,我们的餐厅文化不同。有些中国消费者,走进餐厅总是把自己当“上帝”,如果服务稍有差错,动不动就发脾气、索赔。他们会宽容这些动作迟缓、不停犯错的老人吗?

  每个人都会老去,在这些老人身上,很多客人看到了自己的明天。用爱温暖他们,也是温暖自己。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新民邻声·热线
   第A10版:新民邻声·话题/综合新闻
   第A11版:财经新闻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
   第A18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20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连载
   第A24版:阅读
   第A25版:新民教育
   第A26版:健康E题/新民教育
   第A27版:健康E题/新民教育
   第A28版:中职风采/新民教育
   第A29版:新民健康
   第A30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A31版:汽车周刊
   第A32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非法证据排除,执行是关键
“会上错菜餐厅”能否来上海?
三四五
数学之美
国产烂片与影视资本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5“会上错菜餐厅”能否来上海? 2017-06-28 2 2017年06月28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