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6:随笔/评论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07月07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民新语
带娃上班
王文佳
  王文佳

  这两天,微博上一张照片刺痛了无数父母的心。杭州某超市内,一名小男孩蜷缩在超市收银台下方的柜子里,睡着了。网友感叹,生活不易,成长不易,带娃亦不易。

  前几日,杭州某互联网公司的职工给单位领导写了一封申请书,申请暑假期间“做四休三”但不降薪。员工非但没吃批评,还为同事谋了一项福利:凡家里有2-12岁孩子的员工,都可以在暑假期间申请每周一次、每月最多三次的“陪娃假”。网友羡慕,“别人家的公司”就是不一样。

  又到一年暑假时,爸妈都要上班,家里的娃谁来带,再次成为一个大问题。

  不少家长这些天忙着给孩子报兴趣班、辅导班,把孩子白天的时间安排得满满当当,让孩子提升综合素质的同时,换回自己相对安静、完整的工作时间。可是,若非真兴趣,走马灯式的赶场学习是否对孩子的成长有利?

  请阿姨或者找托管机构也是常见选择,可是,晚托、暑托等类型的教育机构鱼龙混杂,保姆市场更是良莠不齐,要找一处放心的“安身之所”谈何容易。钱花得冤枉就算了,万一遇到个蛇蝎阿姨或者黑心老师,后果你承担得起吗?

  今年初,上海市总工会倡导的“职工亲子工作室”倒是一个好办法。让孩子在单位托育,灵活配合爸妈工作时间。截至本周二,全市已经开了64家,其中51家开出了暑期班,共计可托育2000余名年龄在3至14岁的职工子女。

  不过要想满足每个家长的需求,难于登天。0-3岁婴幼儿的早教是个法律灰色地带,企业单位没有办幼托机构的许可,如果参照《普通幼儿园建设标准》,生均21.29平方米的面积又难以满足,没有办学资质,就拿不到儿童活动场所专属的建设工程消防验收意见书,儿童所需的卫生标准就难以执行,一旦出了问题,谁来承担责任?

  要做到“上班带娃两不误”,前路漫漫。政府需要多一些监管,让扯谎捞钱的培训机构现原形;单位需要多一些体谅,开暑期班也好,放陪娃假也罢,为年轻家长减轻一点育儿压力;家长需要多一分耐心,可以有权衡,可以有借力,但孩子放暑假,家长的监护责任不能放假。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阅读上海100胜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随笔/评论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2017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9版:2017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10版:财经新闻
   第A11版:社会新闻
   第A12版:专版
   第A13版:专版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
   第A18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0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连载
   第A24版:阅读
   第A25版:新民环球
   第A26版:论坛/新民环球
   第A27版:新民环球/社会
   第A28版:社会/新民环球
   第A29版:新民法谭
   第A30版:新民法谭
   第A31版:家装专版
   第A32版:家装之窗
吞并锡金胁迫不丹,印度霸权该终结了
带娃上班
铠甲男儿有血性
陌上花开
暑假,不妨让孩子学做“工匠”
新民晚报随笔/评论A06带娃上班 2017-07-07 2 2017年07月07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