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6:随笔/评论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07月07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民随笔
铠甲男儿有血性
沈月明
  沈月明

  今天读到记者写的一篇稿子,关于几位80后90后年轻人,复活中国古代铠甲,并破天荒去欧洲参加国际全甲格斗大赛的故事。虽然只是7个年轻人,而且他们历史性的首战以完败告终,但其中一位小伙子陆奇说,当他举着中国国旗走进赛场,全场为之欢呼,顿觉热血喷涌、使命重大,这种感觉让他久久难忘。而我想,这就是中国男儿的血性吧。在“七七事变”爆发80周年之际,读到这样的新闻,心中有别样的感触。

  这确实是非常小众的一群人。现在很多80后90后00后,在网上扮演武士杀得天昏地暗,视死如归,但在现实生活中,几乎没有人愿意去尝试做一个真正的武士。但陆奇、高鹏、徐国骥们去做了。他们成立了一个俱乐部,并且参照博物馆中明代铠甲的样式定制了重达百斤的全身铁甲,然后定期进行训练。虽然这只是非常小众的个人爱好,但当他们决定去欧洲参加中世纪格斗世锦赛时,他们发现几个人的爱好和行动,不仅仅在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某种意义上也肩负了国家的荣誉。

  我特别感兴趣的是,这几个小伙子,在生活中都是普普通通的人。陆奇是幼儿园老师,高鹏在游戏公司工作,徐国骥是一名制甲匠。但他们有开放且新潮的生活理念,他们敢于创新敢于尝试,而且他们内心也有对中国传统文化对国家的感情和责任。最重要的是,作为独生子女一代、“温室”里成长的一代,他们身上仍然展现出青年男儿的坚韧和勇气,不畏困难失败,一往无前。

  之所以觉得这些青年男儿身上的尚武精神特别可贵,是联想到最近网络上的一些议论:如果在这个时候爆发战争,我们的年轻一代,是否来之能战,战之能胜,是否有投笔从戎、杀敌报国的勇气和责任?

  有些时候,我们会觉得这样的想象或忧虑太遥远。但居安而思危,在“七七事变”爆发80周年之际,在国际局势时有危机的时刻,这样的思考、这样的准备,是非常必要的。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阅读上海100胜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随笔/评论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2017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9版:2017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10版:财经新闻
   第A11版:社会新闻
   第A12版:专版
   第A13版:专版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
   第A18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0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连载
   第A24版:阅读
   第A25版:新民环球
   第A26版:论坛/新民环球
   第A27版:新民环球/社会
   第A28版:社会/新民环球
   第A29版:新民法谭
   第A30版:新民法谭
   第A31版:家装专版
   第A32版:家装之窗
吞并锡金胁迫不丹,印度霸权该终结了
带娃上班
铠甲男儿有血性
陌上花开
暑假,不妨让孩子学做“工匠”
新民晚报随笔/评论A06铠甲男儿有血性 2017-07-07 2 2017年07月07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