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6:随笔/评论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09月07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民随笔
多敲木鱼
少敲饭碗
吴强
  吴 强

  3名屡被投诉的出租车驾驶员被公司除名了。饭碗头敲掉,可谓是雷霆手段了,但这则新闻读来总觉得不是滋味。

  好几年前就有出租车公司规定,只要被媒体曝光,司机立马就除名。知道这个以后,我和同事写涉及出租车司机的报道,除非情节真的是“罪大恶极”,总是笔下留情,尽量避免在报道中明确提及某辆车。这也是心存忠厚的意思。毕竟,有个饭碗头不容易。或许,这个饭碗头后面,涉及的还不止一个人的营生。所以,虽然被投诉的司机,多多少少都有问题,有的,问题还真挺讨厌,但,能留点余地就留点余地。

  仔细看这次新闻中的各项分类投诉排行榜,不难发现,上海几大出租车公司均不在榜上。同样都是出租车驾驶员,面临同样的出租车运营形势,拉的客人想来也都是差不多的,结果却这样泾渭分明,无疑说明上海主流出租车公司的管理水平还是过得硬的,说明公司管理好坏还是足以在很大程度上规范驾驶员行为的。所以,比除名几个驾驶员更重要的恐怕是,所在公司的管理水平究竟如何。

  看上去,除名也是一种管理,并且很多时候不失为一种有效的管理,就像足球场上面对那些不规矩的球员,裁判有权掏出黄牌,乃至红牌罚出场一样。但是,我们都知道,一个真正有水平的裁判,并不在于频频掏出红黄牌来破坏比赛的节奏,或者把运动员一一罚下去,孤家寡人才快活;而在于控制好比赛节奏,防患于未然,尽量不让运动员走到被罚下这一步。这样的裁判才是好裁判,比赛也才精彩得起来。

  同理,把驾驶员除名了事,而不去多研究一下为什么这些驾驶员会走到这一步,不去从日常管理上下功夫,这样的管理显得简单粗暴。或许,在出租车驾驶员供过于求情况下,公司并不担心除名,反正除了旧的,新的马上能招到。只是,管理水平不真正下功夫,难保新的也会重蹈覆辙。岂不可惜?

  多拉拉袖子多提醒,多敲敲木鱼,少敲敲饭碗头。这也是心存忠厚的意思吧。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阅读上海100胜68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随笔/评论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上海新闻·热线
   第A13版:综合新闻·话题
   第A14版:财经新闻
   第A15版:广告
   第A16版:中国新闻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
   第A20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21版:第13届全运会·特别报道
   第A22版:第13届全运会·特别报道
   第A23版:广告
   第A24版:夜光杯
   第A25版:夜光杯
   第A26版:阅读/连载
   第A27版:市场之窗/资讯·广告
   第A28版:好吃周刊
   第A29版:好吃周刊/美食物语
   第A30版:我家厨房/好吃周刊
   第A31版:好吃周刊/美食大观·广告
   第A32版:广告/新民健康
从生活费看大学生生活
多敲木鱼 少敲饭碗
网络需要更高质量的互动
尽早让劳动课重返中小学课堂
“共享单被”
消费这事理应有人把关
新民晚报随笔/评论A06多敲木鱼
少敲饭碗
2017-09-07 2 2017年09月07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