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委会联合主席之一的徐惟聆教授寄语经历艰苦1/4决赛的选手道:“在过去的四天中,你们拿出了自己最好的成绩、勇气和精神。顶住重重压力,战胜自己。在这里,我要祝贺每一位,不论胜负,你们都是赢家。如果没有晋级,也并不意味着比赛就此结束,这只是一个起点。如果晋级了,你还有更高的地方要去征服。为你们的出色表现表示祝贺。”
在1/4决赛中选手们通过演奏莫扎特奏鸣曲、巴赫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伊萨伊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以及两首帕格尼尼随想曲,来争夺半决赛席位。为全方位考核选手对于音乐的理解和诠释,此次赛事曲目量总时长高达近四小时,这在国际同级别的顶尖赛事中实属罕见。徐惟聆教授表示,“四分之一决赛的庞大曲目量对选手而言,不仅挑战他们的体力及基本功底,更需要他们熟练掌握各不同时期的音乐风格,从技巧掌握、音乐诠释、舞台掌控等角度接受全面考验”。
尽管本届赛事超半数的参赛选手就读或毕业于诸如茱莉亚音乐学院、柯蒂斯音乐学院等国际顶级音乐学府,并且其中相当一部分参加过国际同类顶级赛事,如伊丽莎白女王音乐比赛、亨里克·维尼亚夫斯基国际小提琴比赛、西贝柳斯国际小提琴比赛等。可即便如此,来沪参赛的选手们在面对这个“上海籍”的“最难小提赛”时,仍丝毫不敢掉以轻心。
连日观赛的上海音乐学院附中小提琴副教授、弦乐科主任周铭恩点评道,“令人感到欣喜的是在本届比赛的平台上已经逐步呈现出有越来越多的新生代中国选手在这个国际舞台上开始崭露头角”。无独有偶,乐评人李严欢也表示:“面对如此高难度的比赛,仅首日就已感受出本届选手的非凡实力,不难看出许多选手均已是极具个性的青年音乐家。”
据悉,进入半决赛的选手们将接受更加全面的考验。半决赛环节不仅有常规的奏鸣曲,还有考验协作能力的弦乐四重奏环节以及与室内乐团协奏的莫扎特协奏曲环节,且莫扎特协奏曲中的华彩乐段更是要求选手自行创作,不可使用传统既有的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