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6:上海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全市持证特种设备监管干部从一百多增至三千人
~~~全市持证特种设备监管干部从一百多增至三千人
~~~全市持证特种设备监管干部从一百多增至三千人
~~~全市持证特种设备监管干部从一百多增至三千人
~~~全市持证特种设备监管干部从一百多增至三千人
~~~全市持证特种设备监管干部从一百多增至三千人
     
2018年08月15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基层“大盖帽”成为“全科医生”
全市持证特种设备监管干部从一百多增至三千人
罗水元
  最近,从事电梯等特种设备监管的小王终于可以喘口气了。通过培训,他的几位同事也有了特种设备监管技能。自从上海市质监局党组对市场监管人员开展特种设备安全监管专业技能培训以来,全市持证特种设备监管人员,从原来的100多名,增加到了目前的3000名。

  培训的不只是从事特种设备监管的执法人员,还有监管食品药品等方面的执法人员。上海市市场监管委党委书记闫祖强介绍,正通过一系列培训,努力让基层市场监管干部成为“全科医生”。其中,对新招录的近600名公务员,就进行了一个月封闭式培训和一个月的专业培训,对5700余名在职公务员实施了100学时网上培训,均100%通过全科培训考核。

  合并多顶“大盖帽”

  上海有着234万户市场主体,60万台(套)特种设备,2000多家食品药品生产单位,20万家食品药品经营单位,涉及的法律法规有120多部,但市场监管系统行政执法类的公务员只有5843人。在几年前,如此有限的执法力量,还分散于工商、质监、食药监、物价局等多个部门,类似超市摆不摆桌子这样的“小动作”,也会由不同监管部门负责,以致多顶“大盖帽”甚至管不住一个小商贩。

  2014年,浦东新区率先试点将工商、质监、食药监三局“撤三建一”,重组成市场监管局,并在各街镇设立市场监管所;随后,改革试点扩大,并将价格执法检查职能并入;至2015年试点推广至上海全市,实现市场监管分类综合执法改革全覆盖。

  集约化综合执法

  通过改革,基层市场监管执法人员比改革前上升了10%,占各区市场监管局人数的比例,也提高到了约80%,以前的“留白”的“最后一公里”也得以填补。集约化综合执法逐步消除了监管“缝隙”:各区市场监管局在2017年检查的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同比增加了20%;检查的特种设备同比增加了10.5%——其中,检查的电梯数更是同比增加了16.2%。

  通过改革,上海不但创新性地建立了“事中事后综合监管平台”,而且率先开展了国家企业信息信用公示系统(上海)建设试点,企业年报公示率在2017年底达到了90%;企业经营继“多证合一”后,还能在材料齐全的情况下经“一窗通”实现“3天领照5天营业”。

  通过改革,上海各区市场监管部门也在探索建立智能监管机制,进行全覆盖式精准监管。如对食品的监管,就成功使5500余户证照不全商户,从某知名网站上下线;而在电梯特种行业,一种全覆盖的智能监管模式也已在探索中。

  作为“全国市场监管分类综合执法改革的先行者”,上海市场监管分类综合执法改革的效果已吸引了外省市同行频繁前来学习交流。

  本报记者 罗水元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广告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综合新闻
   第A09版:专版
   第A10版:中国新闻·慈善专版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文体新闻
   第A14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广告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汽车周刊
   第A21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A22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A23版:新民健康/医技
   第A24版:互动/新民健康
上海将增加小学阶段体育课频率
《光影海洋》艺术展亮相梅龙镇
领导出庭增多 应诉能力提高
5号线南延伸 计划年底通车 东川路站接轨 呈Y字形分岔
基层“大盖帽”成为“全科医生”
上海市青少年人工智能创新大赛启动
新民晚报上海新闻A06基层“大盖帽”成为“全科医生” 2018-08-15 2 2018年08月15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