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7:上海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2018年08月15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25岁先心病患者“冬眠”近一月获救
左妍
  本报讯 (记者 左妍)体温略低于常人,呼吸、心跳、血压也在正常水平下限,静卧休息是每天的主要功课……今年25岁的小陈就这样在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心外科病房中“冬眠”了近一个月,最终得以跨过先心病术后的重重凶险,顺利康复出院。

  外地患者小陈自幼便饱受先心病(部分型心内膜垫缺损)折磨,却因种种原因未及时手术治疗。近两年来症状日益加重,出现严重心律失常与心功能衰竭,稍一活动便胸闷气喘、大汗淋漓,生活自理能力显著受损。25岁的年纪显然早已过了先心病的最佳矫治期,是听由病程持续进展最终导致不可承受的后果,还是为了一线生机而奋力一搏?

  十院心外科臧旺福教授团队为小陈做了细致全面的术前评估与准备,为术中、术后可能出现的各种突发状况做好了充分预案。术中,在体外循环下依次完成了对二尖瓣、三尖瓣以及巨大房间隔缺损的修补。当小陈的心跳恢复到正常窦性心律、心超医生通过食道超声判断瓣膜功能良好时,在场所有医护人员都长舒了一口气,手术成功。

  手术成功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对小陈这样的终末期心脏病患者来说,术后恢复将异常艰难。不出所料,自术后第二天起,他就出现心功能进行性下降。

  按说手术成功矫治了心脏结构的异常,为何心功能不升反降呢?原来,先心病的最佳矫治期应是幼年,而小陈却一直拖到25岁,他的身体已经“习惯”于血流动力学的异常,如今矫治为正常人的心脏结构,脆弱的心肌反倒不堪重负了。于是,臧旺福教授团队想到了“冬眠疗法”——尽量降低心脏负荷,将患者彻底镇静,同时联合使用多种营养心肌的药物,希望能够帮助他挺过这段最艰难的时期。煎熬持续了半个月,从第三周起心功能终于开始出现好转迹象。近两个月的治疗后,小陈状态越来越好,最终康复出院。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广告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综合新闻
   第A09版:专版
   第A10版:中国新闻·慈善专版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文体新闻
   第A14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广告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汽车周刊
   第A21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A22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A23版:新民健康/医技
   第A24版:互动/新民健康
跨越千山,只为看见你的笑脸
全民阅读读什么?
浦北路持刀杀人案 嫌疑人被提起公诉
“碧海金沙”加紧修复海滩设施
安监等介入南京东路店招脱落事件
电子警察处理点周边揽客买分卖分
25岁先心病患者“冬眠”近一月获救
新民晚报上海新闻A0725岁先心病患者“冬眠”近一月获救 2018-08-15 2 2018年08月15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