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4: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6年06月25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爷佬佬
周云海
  周云海

  四十五年前,我还是个懵懂的少年。在我们石库门二楼的前楼,住着个光头高个子邻居老头。打我记事起,就知道他是没有工作的。他的老婆倒是被厂里敲锣打鼓送回家的,我们石库门的大门上,还贴有光荣退休的大红喜报。除了倒垃圾、倒生活废水,他在家里基本是个吃闲饭的;衣袋里没有闲钱,如有二分碎钱,他会去家门口的烟纸店里,买上三支整包拆零卖的“勇士牌”香烟过过瘾,偶尔也用三分碎钱买两支“飞马牌”香烟,那更是快意的享受了。石库门里的大人们称呼他为“方先生”,我们孩儿辈不论大小,一律喊他“爷佬佬”。

  “爷佬佬”身形高大,夏天身穿早已洗脱了衣漆、轻轻柔柔薄薄的香云纱衫,脚踩圆口船形薄底黑布鞋,在我们石库门里显得鹤立鸡群。那时,他已近古稀之年,却依旧膀臂粗壮。他坐在石库门的弄堂口,年幼的孩子喜欢吊着他的膀子玩,几个小家伙合力试探“爷佬佬”孔武的臂力,这是我童年时知道的“吊膀子”。

  那个时候,不时兴叫“先生”的,都喊“同志”。“方先生”,也就是“爷佬佬”,其实是个有故事的人。听我妈妈说,他以前是个“跑街先生”。

  夏日午后临傍晚时,太阳的光影漫过了西墙,老城厢蜿蜒狭长的弄堂里,有微风徐徐飘来。石库门里闲散无事的邻居,喜欢拿着竹椅、凳子,坐在弄堂里闲聊、乘风凉,等待吃晚饭。缓缓地走进弄堂,又渐渐地走出弄堂的路人,有时也是邻居们唠嗑的话题。

  那时的自行车,比现在的私家轿车还要吃价,我们的石库门里共有13户住户,停放在底楼客堂间里的自行车,也仅二三辆而已。凡弄堂里有人骑过、或推过自行车,闲聊、乘风凉的邻居,不光会对着人和车行注目礼,还会夹有评点、发散的话语。

  有一次,一人一骑,摁着车铃,叮叮当当地飞驶而过我们的弄堂,引起邻居不满。车远去了,评点如潮。热议中,“爷佬佬”不由得也说了一句关于骑车的话,让一个邻居大哥嘲笑不会骑车的老头也瞎起哄。“爷佬佬”听了不干了,他说:“我会骑车你信吗?”于是,邻居大哥就与“爷佬佬”打赌:“你能骑车绕着我们弄堂的果育堂街道、张家弄兜一圈,我就买一包飞马牌香烟给你。”众邻居欣欣然,我们小孩子也再次对“爷佬佬”的能量翘目验探。要知道,那时候会骑车的人不多,何况是一个从没有在单位里上过班的,年近七十的老头?

  从客堂间里借出了邻居王哥的28寸永久牌自行车,邻居大哥把车推给了“爷佬佬”。只见平时不出远门的“爷佬佬”,双手轻扶车把,左脚踩着踏脚,右腿抬起,一个弧线翻身上了自行车。不摁车铃、不晃车身;风,把“爷佬佬”身上褪了黑漆色、薄薄的香云纱衫微微鼓起来,身形高大的“爷佬佬”犹如骑在马上,右拐,转眼消失了身影;一会儿,又从左侧的弄堂口飘然而至,稳稳当当,下了车,笑着把自行车推还给了邻居大哥。老小邻居啧啧称奇。“爷佬佬”也开心地抽起了他喜欢的飞马牌香烟,这次不是两支,而是整整一包飞马牌香烟。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专栏
   第A03版:时政·要闻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中国新闻
   第A07版:新民资讯
   第A08版:国际新闻
   第A09版:文体汇
   第A10版:人物·动态/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聚焦
   第A12版:2016法国欧锦赛
   第A13版:夜光杯
   第A14版:夜光杯
   第A15版:阅读/连载
   第A16版:互动
   第B01版:陆家嘴金融城
   第B02版:封面人物/陆家嘴金融城
   第B03版:陆家嘴金融城/互联网天地/金融城周报
   第B04版:理念分享/陆家嘴金融城
   第B05版:陆家嘴金融城/股市大势
   第B06版:基金纵横/汇市金市/陆家嘴金融城
   第B07版:福彩专刊
   第B08版:中国商学院/陆家嘴金融城
   第C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C02版:人物/国家艺术杂志
   第C03版:国家艺术杂志/样板
   第C04版:处方/国家艺术杂志
   第C05版:国家艺术杂志/现场
   第C06版:专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C07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术评论
   第C08版:文化时评/国家艺术杂志
请给退休者一个“仪式”
独居饮食
长满扇贝的诺曼底海滩
爷佬佬
几难
扫一扫,关注“夜光杯”
养眼有方
究竟谁累
新民晚报夜光杯A14爷佬佬 2016-06-25 2 2016年06月25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