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8: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6年10月18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善微”亦可赞
吴乃良
  吴乃良

  我居住的老镇老小区,今夏因镇区大规模实施污水治理,小区内道路“开膛剖肚”,居民进出一时举步维艰。其间的一个周日,我无意俯瞰到,有一下肢残疾男子,手摇残疾车,沿施工临时辟出的便道颠簸着缓缓而行,十分吃力。只见他竟在小区内的垃圾箱旁停了下来,挺直上身,将一袋垃圾高高举过头顶,放进了路边的垃圾桶里。之后,调转车头,沿原路返回。

  一位以车代步的残疾人,在小区道路施工、路面条件很差的情况下,仍然坚持“垃圾进箱”的行为深深地打动着我。我想到了同住一幢大楼身患癌症动过手术的八旬老人陆大伯,和因患心血管病装“支架”的杨阿姨,他们时常提着装有自家生活垃圾的马甲袋,迈着蹒跚的步履去垃圾箱倒垃圾的身影;同时,我也联想到了同样居住在这一个小区的几个年轻人,时常将垃圾袋随意丢弃在临街大楼门口,当有人向其指出不妥时,他们大言不惭:“放在这里让马路清扫工收拾好来,这是他们的工作”……

  垃圾进箱,微不足道,岂能因其“善微”而不屑?其实,现实生活中这类的“善微”小事俯拾皆是,以公交车为例:出站时,看到有赶来的乘客等一等,高龄老人上车尚未入座时,车辆起步尽可能缓一缓;乘务员遇有上下车不便的乘客时,主动上前扶一扶,见有携带行李的,帮忙提一提;在有条件的公交站点,为马路环卫工人提供歇脚、饮水、进餐的方便……这一系列的“善微”之举,不断地擦拭着城市的窗口,弘扬着社会的人文风貌。

  “善微”亦可嘉,不要忽视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善微”之举。行个人之小善,积社会之公德,这也是实现中国梦的一种需要啊。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神舟十一号太空之旅特别报道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新民邻声·热线/上海新闻
   第A07版:综合新闻/新民邻声·话题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社会新闻
   第A12版:财经新闻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长三角/中国新闻
   第A15版:中国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
   第A20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21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2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3版:新民健康/健康+
   第A24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A25版:新民健康/医技
   第A26版:健康+/新民健康
   第A27版:夜光杯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阅读/连载
   第A30版:广告
   第B01版:新民旅游
   第B02版:广告
   第B03版:新民旅游/出行优荐
   第B04版:别处风景/新民旅游
   第B05版:旅游资讯
   第B06版:旅游资讯
   第B07版:旅游资讯
   第B08版:旅游资讯
   第B09版:旅游资讯
   第B10版:旅游资讯
   第B11版:旅游资讯
   第B12版:旅游资讯
   第B13版:旅游资讯
   第B14版:旅游资讯
   第B15版:旅游资讯
   第B16版:旅游资讯
   第B17版:旅游资讯
   第B18版:旅游资讯
戈壁滩上幸福村
“善微”亦可赞
跟着画中人去登高
天边的因纽特人小镇
桂林独秀峰
信念之光
新民晚报夜光杯A28“善微”亦可赞 2016-10-18 2 2016年10月18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