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9:阅读/连载
     
本版列表新闻
     
2016年10月18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1973年陈云对美元的三个判断(下)
姜长青
■ 陈云同志
  ◆ 姜长青

  美元在较长时期内仍会是国际主要货币;美元同黄金的关系已割断,不可能再恢复

  1973年7月14日,陈云听取了香港五丰行总经理关于通过私商在交易所购买部分原糖情况的汇报。谈话中,陈云指出:今后金价仍会看涨,美元还要继续“烂”下去。我们外汇储备较多,存银行要吃亏,除进口一部分生产所需物资外,可考虑买进黄金。请人民银行、财政部和外贸部一起开会研究,算算在国外存外汇有多少利息,存黄金要付出多少储存费,看合不合算。美元虽软,但在较长时期内仍会是国际主要货币,没有别的货币能代替它,原因是美国生产力在世界上仍然是最大的。美国科技实力、经济实力雄厚,生产力比较发达。从历史角度看,美国国内货币流通和物价长期稳定,美元汇率长期内在世界大部分货币中属于强势。此外,美国的政局稳定,政治、外交、军事和文化实力在世界上首屈一指,这些都在为美元的币值背书,是支撑美元汇率稳定的基础。

  陈云还对国内有人把美元看成国民党时期法币表达了不同意见。

  7月27日、28日,8月4日,陈云先后三次同外贸部负责人及该部价格小组成员座谈,指出:战后初期,美国利用美元霸权地位对内搞赤字预算,对外搞马歇尔计划,西欧国家成为“五保户”。后来,“五保户”变成“暴发户”,800亿欧洲美元到处攻,美元贬值,危机发生。美元同黄金的关系已割断,不可能再恢复。但美元也不会跌得一塌糊涂,拿美元同国民党政府的金圆券相比是错误的。那时国民党政府已无生产基础,而现在美国的生产力仍占全世界的30%。美国已开始干预美元的下跌,对此要充分注意。

  美元虽然同黄金脱钩,但仍然同其他西方国家货币有着相对稳定的比价关系,资本主义国家之间虽然有着竞争关系,但它们大都放弃了以战争作为解决问题的手段,而能坐下来就有关经济问题进行谈判;美国作为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有着比较强的国际影响力,美元也有着比较强的国际调节能力。陈云看到了这一点。1973年10月12日、16日,他在广州听取了外贸部负责人关于广交会情况的汇报,当谈到这届交易会外商抢货现象比春季交易会减少时,指出:今年上半年资本主义市场商品价格上涨原因有四个,即货币危机、商人投机、粮食歉收、经济回升。其中,前两个原因是主要的。自共同市场货币同美元一起浮动以来,资本主义货币相对稳定,商人投机活动减少,因此,下半年后两个原因即供求关系上升到主要地位了。

  建议大力增加国家的黄金储备

  对一个国家来讲,黄金是具有无限权威性的储备资产。黄金保值的功能极强,特别是在发生货币危机的时候。马克思说过:“货币天然不是金银,金银天然是货币。”凯恩斯曾形象地概括了黄金在货币制度中的作用,他说:“黄金在我们的制度中所具有的重要作用,它作为最后的卫兵和紧急需要时的储备金,还没有任何其他更好的东西可以替代它。”

  1945年,美国的黄金储备约占世界黄金储备的59%,相当于整个资本主义国家黄金储备的3/4,在这种情况下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的形成也就顺理成章了。1948年,美国拥有全世界70%的货币性黄金储量,也就是7亿盎司。此后,美国的黄金储备开始走下坡路。1958年,世界开始怀疑美元的地位,抛售美元,购入黄金。

  从20世纪50年代初到70年代初,美国在朝鲜战争中耗资达500多亿美元,在越南战争中则突破了5000亿美元。为了弥补巨大的军费开支,美国政府只能选择发行美元,导致黄金储备锐减。美国的黄金储备从1949年的246亿美元下降到1971年的90亿美元左右。美国财政赤字由于庞大的军费开支和战争的消耗不断增加,国际收支连年逆差,黄金储备不断减少,美元不断贬值。没有充足的黄金储备作基础,美元的信誉严重地动摇了。在经历多次美元危机后,美元再也无法同黄金保持固定的比价。1971年7月、8月,由“欧洲美元”带头抢购黄金的风潮触发了美元危机,迫使美国政府在同年8月15日宣布暂停外国中央银行用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割断了美元与黄金的联系,以美元为支柱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开始瓦解。同年12月中旬,美国决定将美元对黄金的比价贬值7.89%,把原来规定的35美元兑换1盎司黄金变为38美元兑换1盎司黄金。尼克松政府切断美元与黄金的联系,缓解了黄金储备的压力,同时能让美联储摆脱黄金的镣铐,放开手脚解决经济衰退问题,实现高就业率和经济增长。同时,美元贬值可以提高美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陈云密切关注着国际金融局势的变化。1973年5月5日,他在听取周化民等关于外贸计划和价格问题的汇报时,指出:对经济回升、停滞、萧条要注意,对货币也要注意。今后,货币大概不会再同金子联系在一起了。你们研究所怎么看?我看,每盎司黄金35美元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世界黄金产量每年平均2200万两,价值35亿美元。而世界国民生产总值按每年增长1%计算,就是300亿美元。当然,货币还有周转次数。根据我国的经验,货币发行量与商品流通量大概是1∶8。就是拿这样的比例计算,目前黄金产量也是跟不上商品的增长的,何况黄金还有它的工业用途。这在货币市场上是个很大的问题,值得注意。陈云判断,黄金价格还要上涨。

  1973年9月23日,陈云致信李先念,信中说:“估计9月24日的内罗毕国际货币会议难以定出新章程,即使今后货币波动相对减少,物资供求关系仍将紧张。现在国际市场上农产品、工业品、货币、价格几种因素混在一起,需好好掌握。”

  1973年,鉴于美元已同黄金脱钩,且比价不断下跌,陈云向李先念提出,我们与其把外汇存在瑞士银行遭受风险,不如用这些外汇买点黄金存起来。国务院采纳了这一建议,指示有关部门动用存在外国银行的外汇买入大量黄金,增加了国家的黄金储备。中国的黄金储备从1970年的700万盎司增加到1974年的1280万盎司,增加了近一倍。在美元等货币危机中,陈云等清醒地研判世界经济大势,正确地预测到黄金相对于美元的持续上涨,果断决策,增加国家的黄金储备。这不但增加了国家的黄金储备,在以后的美元狂跌中保证了外汇储备的安全,还为后来对外开放提供了可靠的金融支持,增强了国家改革开放的信心。

  1983年3月,陈云在一次会议上发言中指出:“我们现在的黄金储备,绝大部分是一九七三年、一九七四年国际货币动荡时买来的。那时,我同先念同志讲,与其把外汇存在瑞士银行,不如买点黄金。中国有这么一点黄金是必需的,不算多。”改革开放后不久,陈云提出这个问题是有比较深的考虑的。

  (摘自《党史博览》2016年第8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神舟十一号太空之旅特别报道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新民邻声·热线/上海新闻
   第A07版:综合新闻/新民邻声·话题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社会新闻
   第A12版:财经新闻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长三角/中国新闻
   第A15版:中国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
   第A20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21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2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3版:新民健康/健康+
   第A24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A25版:新民健康/医技
   第A26版:健康+/新民健康
   第A27版:夜光杯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阅读/连载
   第A30版:广告
   第B01版:新民旅游
   第B02版:广告
   第B03版:新民旅游/出行优荐
   第B04版:别处风景/新民旅游
   第B05版:旅游资讯
   第B06版:旅游资讯
   第B07版:旅游资讯
   第B08版:旅游资讯
   第B09版:旅游资讯
   第B10版:旅游资讯
   第B11版:旅游资讯
   第B12版:旅游资讯
   第B13版:旅游资讯
   第B14版:旅游资讯
   第B15版:旅游资讯
   第B16版:旅游资讯
   第B17版:旅游资讯
   第B18版:旅游资讯
1973年陈云对美元的三个判断(下)
傅海澜传
同和里
新民晚报阅读/连载A291973年陈云对美元的三个判断(下) 2016-10-18 2 2016年10月18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