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放假三天,只安排了一天的活动,其余两天安静地宅在家里。
一直保持着一个习惯,每年元旦当天会在一个崭新的笔记本上郑重写下新年几个大大小小的愿望,相习成俗,持续多年。年末总结的时候逐条对应,看看有没有实现。当然有没实现的,对于我这种拖延症患者来说也很正常。有趣的是,我发现,大的愿望基本都实现了,反倒是那些小心愿容易被搁浅。
提笔写下今年的愿望时,发现有一条是几年前就许过却一直没有兑现的。很难么?不是,其实是很简单的一件事,就是整理一下电脑里的海量照片,把它们做成实体相册。
自从有电脑储存照片以后,我就很少把照片冲洗出来了。还是女儿六岁的时候,去照相馆拍过一组童年照,再有就是冲洗过十几张做成一面照片墙。其间约有十年的时间没有做过相册了,拍好的照片就导进电脑里存着完事,挑几张好一点的发朋友圈即大功告成。一日翻看老相册,觉得还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照片好呀,一张张细看手抚,想着这是何年何月在何处拍的,挺有意思。电子照就如看电子读物一样走马观花,不会慢慢品味。想想要是万一哪天电脑罢工,照片全部玩起失踪,很多美好的记忆怕都清零了。
花两天时间整理上千张照片。先把闺女的照片挑出来,单独成册,按时间的顺序重新命名,配上自己的文字,比如“漫天花海抵不上你的笑”“你发呆的样子真美好”“这狡黠的小眼神好像俏黄蓉”……别觉得肉麻,要理解一个妈妈的爱。然后,把几十张照片打个包,发给淘宝店家,一周后即可出炉一部“吾家有女初长成”的影集。再如法炮制整出自己和家人的,这个假期圆满结束。
原来做这件事并不难啊,可是我竟然一拖拖了好几年。
去年还有一个没实现的小心愿是,为小吃货学做各种美食,包括做家乡的著名小吃——辣肉饼。偶尔吐槽起上海乏善可陈的早餐时,女儿就会两眼发光地垂涎起家乡品种繁多的美味早点,其中最怀念的当属安徽工业大学门前那家最有名的辣肉饼了,每次回去都要带上一打回来。我有个前同事叫胡妹妹,心灵手巧得很,某天她晒自己在家里学做这种肉饼,金灿灿的外表美貌煞是诱人,又说味道丝毫不输外面卖的,还戏称胡氏秘方概不传人。立即问她要来胡氏秘方,说,等我哪天有空了就做。可是直到今天我也没尝试做过一次,此处应配表情包:捂脸、扶额。
失联的朋友在刚加上微信时信誓旦旦,等下一次我到上海出差时去看你……结果,某年某月的某一天,发现他对我已屏蔽了朋友圈;先生前几年就说过,等明年孩子放暑假的时候,就和他同学一家一起自驾游一路向北,策马扬鞭,走青岛过烟台逛大连……然而,你懂的。闺蜜说她一直想拍一张全家福,可是她姐家孩子在国外读书,相聚总是太匆匆,于是,每次都推说下次吧。结果,她父亲年前突然脑溢血去世了。
我们总是喜欢说,等有时间,等下次吧,等明年,等退休后……有多少人在等待中倏忽消失不见,又有多少故事在等待中悄然画上句号。“等……就……”,说出去,十有八九都成了空谈。新年伊始,告诫自己,想到什么,不要等,要做,立刻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