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男子险被骗
化名戴夫的澳大利亚男子近日在网上分享他险些被骗的经过。他去年11月在知名约会网站Zoosk认识一个俄罗斯女子,“‘她’的名字是亚利珊德拉,是留着浓密黑长头发、有一双深褐色眼睛的年轻漂亮女子”。亚利珊德拉说她32岁,期待认真谈场恋爱。
戴夫与亚利珊德拉通过邮件交流,亚利珊德拉总是提及各种生活细节或发些生活照。两周后,她在邮件里多了些甜言蜜语,时常提及两人的未来,暗示希望关系更进一步。
戴夫不是没有怀疑过亚利珊德拉,因为她没有脸书、推特等社交网站账号,网上也搜不到她的踪迹,但他还是陷入了爱河。去年12月,自称想到澳大利亚见爱人的亚利珊德拉第一次向戴夫“求救”,称去银行开户被拒,希望他通过汇款公司帮她支付310澳元签证费。今年情人节一大早,戴夫又接到亚利珊德拉的电话。在祝他“情人节快乐”后,亚利珊德拉直截了当问:“你打算给我汇钱了吗?”
亚利珊德拉的甜言蜜语和通过电子邮件发来的护照复印件最终还是打消了戴夫的疑虑,但当他去银行打算汇钱时,银行工作人员制止了他,说他可能遇上了骗子。
受害者羞承认
不过,很多人就没戴夫那么幸运。统计数据显示,仅今年1月澳大利亚人就被爱情骗子骗走180万澳元。
英国《电讯报》报道,一个伦敦女商人2015年和一个石油工人通过电子邮件网恋,然而对方事实上是来自尼日利亚的诈骗团伙,最终女商人被骗160万英镑。
英国媒体称,这类诈骗案件近年来直线上升,去年英国有3889人报案,共计被骗3900万英镑。但警方认为,3889人只是冰山一角,因为许多受害者羞于承认自己被骗。
平均“恋爱”30天
英国网络犯罪报告中心分析,大多数网络诈骗犯来自东欧和西非国家,通常伪装成帅哥美女,瞄准西欧、美国和中国白领阶层,平均花30天时间“谈情说爱”,迅速摸清对方职业和收入,然后以各种借口借钱。
欧洲媒体指出,受欧洲总体经济低迷影响,确实有一些东欧年轻女子想从约会网站找到发财捷径,以寻觅爱情为名进行网络诈骗。但也有不少行骗者来自有组织的男性犯罪团伙,他们以年轻女性形象在网上现身,或是通过电子邮件发送求爱信,或是邀请受害者参加聚会,或是自称身处战乱中,身无分文,希望对方汇钱“解救”。 玖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