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5:要闻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03月29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声音·八方
关注时事热点,聆听八方声音,敬请关注本报微信“新民眼”。
  “商务部、交通运输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位列2016年国务院组成部门网站评估排名前三名;北京市、上海市、广东省则排名省级政府网站前三。”

  ——昨天,在北京公布的第十五届中国政府网站绩效评估报告称,多数中国地方政府网站在减税降费、扶贫救助、环境保护、执法监督等公众关注领域的信息公开仍存在不足。

  “2020年信息消费将达6万亿元。”

  ——今年工信部将根据《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等文件,在年内出台多项促进信息消费的具体措施。数字家庭、在线教育、虚拟现实等产业有望迎来政策红包。业内人士表示,一系列政策的推出将对信息消费的增长产生促进作用,有利于进一步释放国内经济需求潜力。

  “我们要理解的是,医患矛盾永远存在,但可以缓解,因为医生和患者共同的敌人是疾病。”

  ——深圳市政协副主席、市公立医院管理中心主任王大平近日表示,医患矛盾有,不过没有想象中那么严重,但我们对于暴力伤医永远是零容忍。

  “这是先有楼,还是先有轻轨?”

  ——网友评论。重庆轻轨从一居民楼的6楼穿楼而过的照片近日在网上爆红,山城重庆的复杂地形造就了全国绝无仅有的震撼景象,吸引不少游客前来体验参观。李子坝站设计团队负责人叶天义称,轻轨站与该楼是同时设计和修建的。

  “未来包裹上的消费者相关信息会越来越少。”

  ——近日,国内快递物流企业开始试用快递“隐私面单”,未来将逐步淘汰印有消费者关键信息的传统面单。面单上,消费者的名字和电话号码中间的4个数字都被隐去。快递员可通过APP“一键拨打”的方式联系消费者,无需人工识别手机号码,这也将大大提升配送效率。

  “不去现场祭扫,清明节祭奠还有意义吗?”

  ——打开微信公众号,约定时间输入密码,就能观看祭扫现场直播。最近,成都、南京等地先后推出的微信祭扫活动,引发舆论热议。有人质疑,微信祭祀一旦成风,是否会使人们疏于亲情,但也有人力挺这一祭祀方式,认为这是成人之美,希望少一些道德捆绑。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广告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评论/随笔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新民邻声·热线/上海新闻
   第A09版:综合新闻/新民邻声·话题
   第A10版:财经新闻
   第A11版: 社会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
   第A16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8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阅读/连载
   第A22版:新民健康
   第A23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A24版:名家/新民健康
   第B01版:新民教育
   第B02版:中职风采/新民教育
   第B03版:新民教育/专版
   第B04版:上海教研/新民教育
   第B05版:上海教研/新民教育
   第B06版:汽车周刊
   第B07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B08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当艺术遇见医院
声音·八方
网络售药,平台不能当“甩手掌柜”
新民晚报要闻A05声音·八方 2017-03-29 2 2017年03月29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