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认为,固然可以从城市治理、社会治安、疾病传播等诸多方面分析无现金化带来的变化,但无现金化带给未来社会结构最大的影响是,它带来的金融平等有助于促使未来社会变得更加平等。
无现金化把人们的支付、交易等行为迁移到移动互联网上,其核心是将消费者和商户的交易行为数据化,从而创造巨大的可量化数据。这样的数据,可以通过模型分析变成信用数据,让过去无法得到担保贷款等传统金融服务的人们获得信用贷款。
传统金融主要服务有资产、能抵押的人群和企业。中低收入阶层和小微企业由于缺少信用评价或信用评价成本过高,享受不到同等的金融服务。而无现金支付的每一次交易,都可转化为数据的积累,在消费者授权的前提下,购物场景、购物金额、购物频次等数据,结合用户其他方面的数据,能够转化为用户客观的信用评价,进而获得相应的金融服务。
智能信息流将让人类交易行为普遍信用化成为可能。通过无现金支付等积累的数据,在用户的授权下,将可以更为畅通地流动起来,打破数据孤岛的局限;数据的流动,也将让每个人都享有直观的信用评价;人人可以享受到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信用服务;社会环境将变得更加平等、透明。(马平 刊今日新华每日电讯 本报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