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5: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04月18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日报观点
“无现金化”冲破数据孤岛的壁垒
马平
  今年以来,“无现金社会”已经成为社会公共词汇。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就有多位来自杭州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呼吁从国家层面重视并推动无现金社会建设。

  笔者认为,固然可以从城市治理、社会治安、疾病传播等诸多方面分析无现金化带来的变化,但无现金化带给未来社会结构最大的影响是,它带来的金融平等有助于促使未来社会变得更加平等。

  无现金化把人们的支付、交易等行为迁移到移动互联网上,其核心是将消费者和商户的交易行为数据化,从而创造巨大的可量化数据。这样的数据,可以通过模型分析变成信用数据,让过去无法得到担保贷款等传统金融服务的人们获得信用贷款。 

  传统金融主要服务有资产、能抵押的人群和企业。中低收入阶层和小微企业由于缺少信用评价或信用评价成本过高,享受不到同等的金融服务。而无现金支付的每一次交易,都可转化为数据的积累,在消费者授权的前提下,购物场景、购物金额、购物频次等数据,结合用户其他方面的数据,能够转化为用户客观的信用评价,进而获得相应的金融服务。

  智能信息流将让人类交易行为普遍信用化成为可能。通过无现金支付等积累的数据,在用户的授权下,将可以更为畅通地流动起来,打破数据孤岛的局限;数据的流动,也将让每个人都享有直观的信用评价;人人可以享受到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信用服务;社会环境将变得更加平等、透明。(马平 刊今日新华每日电讯 本报有删节)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新民邻声·热线
   第A10版:新民邻声·话题/综合新闻
   第A11版:财经新闻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长三角/中国新闻
   第A15版:阳光天地
   第A16版:公告
   第A17版:公告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国际新闻
   第A20版:国际新闻
   第A21版:文体新闻
   第A22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23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4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5版:夜光杯
   第A26版:夜光杯
   第A27版:连载
   第A28版:阅读
   第A29版:新民健康/健康+
   第A30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A31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A32版:健康+/新民健康
   第A33版:新民旅游
   第A34版:出行优荐/新民旅游
   第A35版:新民旅游/互动
   第A36版:旅游资讯
   第A37版:旅游资讯
   第A38版:旅游资讯
   第A39版:旅游资讯
   第A40版:旅游资讯
   第A41版:旅游资讯
   第A42版:旅游资讯
   第A43版:旅游资讯
   第A44版:旅游资讯
   第A45版:旅游资讯
   第A46版:旅游资讯
   第A47版:旅游资讯
   第A48版:旅游资讯
   第A49版:旅游资讯
   第A50版:旅游资讯
   第A51版:旅游资讯
   第A52版:旅游资讯
   第A53版:旅游资讯
   第A54版:旅游资讯
   第A55版:旅游资讯
   第A56版:旅游资讯
以“法治的名义”阻击侵权
祁同伟和马克龙
全职妈妈
“无现金化”冲破数据孤岛的壁垒
网络社交的陷阱
神话说的是人生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5“无现金化”冲破数据孤岛的壁垒 2017-04-18 2 2017年04月18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