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中旬,嘉定工业区娄塘赵厅村一户农村出租屋内发生盗窃案,一户人家门锁被撬坏,室内数百元现金不翼而飞。随后的半个多月内,赵厅村接连又有5户出租房被盗,盗贼进门方式均为撬窃门锁,涉案总金额1万多元。娄塘派出所民警根据大量走访排摸,在汪某位于邻村的暂住处缴获被盗手机、金项链、照相机等物。经审讯,犯罪嫌疑人汪某对8月中旬以来接连入室盗窃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汪某有一份待遇不错的工作,月收入少则7、8千,多则上万元。
通讯员 徐波 本报记者 郭剑烽
【点评】
收入近万元,至少也算个小“白领”,盗窃源于捡到一把尖嘴钳,第一次得手后竟然偷上了瘾、一发不可收,这样特殊的“瘾”最终导致自己身陷囹圄。
地下“影子银行”非法吸金领刑
设立一人商务咨询有限公司的龚某民,竟然在上海开起地下“影子银行”,以高息回报吸引社会公众投资资金2600余万元。因经营资金链断裂,导致投资人损失高达1600余万元,穷途末路的龚某民只得向警方投案自首。近日,静安区法院以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判处龚某民有期徒刑5年,并处罚金人民币5万元;追缴龚某民1600余万元发还10名被害人。
一位借款给龚某民的黄女士向警方陈述,看在龚某民能支付高额利息优惠条件下,她东拼西凑前后借给他巨款,至案发尚有1103万元未能拿回。根据龚某民的卷宗材料反映,受他欺骗的既有生意场上的朋友,也有老同学、老同事。这些被害人都陈述,开始每月能按时收到龚某民支付的不菲利息,尝到甜头后渐渐对他放松了警惕。
特约通讯员 李鸿光 记者 宋宁华
【点评】
“影子银行”没有门面、资金、资质,却能屡屡得手,而且多数都是“杀熟”,正是抓准一些人希望获得高额投资回报的心理。犯罪分子受到法律惩处,但受害者的许多损失却已无法挽回,其中吸取的教训可谓大矣。
(本报记者 宋宁华 点评)